社會保障法 楊燕綏 秦晨 978751676335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勞動社會保障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31
商品編號: 978751676335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社會保障法
ISBN:9787516763353
出版社:中國勞動社會保障
著編譯者:楊燕綏 秦晨
頁數:28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313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社會保障是國家和公民共同抵禦生育、失業、疾病、傷殘、老年等社會風險的制度安排和服務體系。本書從規範國家、政府和公民的社會保障法律關係、構建社會保障法治的視角,闡述社會保障法治的理論和實踐。 本書分理論篇、制度篇和執行篇。理論篇闡述了社會風險以及抵禦社會風險的全球共識、法律制度、法律關係、社會保障法治建設的文獻。制度篇從健康促進與醫療保障法、職業安全保障法、住房保障法、養老保障法、基本生活保障法5個部分闡述了中國社會保障法治建設的主要內容和發展過程,以及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典型案例。執行篇的主要內容包括社會保障公共服務法、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法、社會保障權益保護法。綜上所述,社會保障法主要屬於社會法範疇,具有非公非私特徵,需要在利益相關人之間建立長期合作與實現共贏的法治環境,保證社會保障可持續發展;但是,社會保障法實施具有亦公亦私特徵,需要規範各級政府與經辦機構、用人單位和職工的責權利,對於違約、違規和違法行為給予處罰。 本書的主要宗旨是在高等教育中普及社會保障法律知識和提高社會保障法律意識,務實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和體系建設的社會基礎。

作者簡介

楊燕綏,1953年4月生,內蒙古呼和浩特人,比利時根特大學法學博士,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和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美國霍普金斯公共衛生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醫療服務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健康大數據與循證醫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國家發改委、人社部、民政部、基金協會、保監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老年學老年醫學學會老齡金融分會副主任委員。《銀色經濟與金融研究》主編;《中國銀色經濟與健康財富發展報告》和系列指數主編;世界法律百科全書中國社會保障專欄作者。致力於就業與勞動關係、社會保障、公共政策、公共服務等領域的研究。先後在《China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Population Ageing》《管理世界》《國家行政學院學報》《中國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學報》《國際經濟評論》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00餘篇,出版專著30餘部、譯著5部。

目錄

第一篇 理論篇
第一章 社會保障法理基礎
第一節 社會風險定義及特徵
一、社會風險的定義和內涵
二、社會風險特徵及其保障需求
第二節 社會保障定義和制度
一、社會保障的定義和特徵
二、社會保障的主要功能
三、社會保障制度安排
四、社會保障體系和結構
第三節 社會保障原則與立法
一、國家的社會保障責任
二、規範公民權利和義務
三、公平、效率和可持續性相結合
四、堅持硬法與軟法有效結合
深度閱讀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思考題
第二章 社會保障的法律規範
第一節 社會保障法概述
一、社會保障法的定義和特徵
二、社會保障法的功能和地位
三、社會保障法的內容和體系
四、社會保障法的淵源和效力
五、社會保障法學和研究方法
第二節 社會保障法律關係
一、社會保障法律關係的構成
二、社會保障法律關係的分類
三、社會保障法律關係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深度閱讀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思考題
第三章 社會保障法律文獻綜述
第一節 國外社會保障立法文獻
一、克服貧困:早期社會保障是社會動蕩的減震器
二、改善民生:中期社會保障是社會發展的穩定器
三、民本治國:現代社會保障是社會進步的加速器
第二節 我國社會保障立法文獻
一、勞動保險階段
二、社會保險階段
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階段
深度閱讀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思考題
第二篇 制度篇
第四章 健康促進與醫療保障法
第一節 健康風險和健康促進
一、健康定義

第三篇 執行篇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