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信息傳播與社會大眾文化研究 李微 李璐 978757671096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哈爾濱工業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0
商品編號: 978757671096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人類信息傳播與社會大眾文化研究
ISBN:9787576710960
出版社:哈爾濱工業大學
著編譯者:李微 李璐
頁數:23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268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有關傳播學和大眾文化學的專著,書中借鑒了大量國內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對信息傳播時代大眾文化發展的多種樣態進行了詳細解析,其中有關拉斯韋爾的線性傳播模式、人類信息傳播的基本類型、社交媒體傳播簡史、文學與影視、暢銷書、流行音樂等的內容,都是作者多年教學和科研的結晶。 全書觀點新穎,論述細緻,表述流暢,通俗易懂,可以作為高等院校通識教育和新聞傳播學專業的輔助教材,也可供對大眾文化研究感興趣的研究者和讀者參考。

目錄

上編
第一章 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傳播
第二章 新聞有「術」,傳播有「學」
第三章 傳播者
第一節 傳播者概述
第二節 傳播者分類
第三節 傳播者特點
第四節 傳播者權利
第五節 傳播者贏效因素
第六節 守門人理論
第七節 未來社會的傳播者
第四章 傳播與符號
第一節 羅蘭·巴爾特和《符號學原理》
第二節 日常生活中的符號解讀
第三節 語言符號與非語言符號
第四節 符號和意義
第五節 名人「符號學」探究
第五章 傳播媒介
第一節 傳播媒介的發展歷史
第二節 傳播媒介的構成要素
第三節 傳播媒介的媒介形態
第六章 受眾
第一節 20世紀90年代我國受眾身份的變遷
第二節 信息時代社會轉型帶來的受眾身份變遷
第七章 大眾傳播效果研究
第一節 議程設置功能理論
第二節 「沉默的螺旋」理論
下編
第八章 人類信息傳播的基本類型
第一節 人內傳播
第二節 人際傳播
第三節 群體傳播和組織傳播
第四節 大眾傳播
第九章 從紙莎草到自媒體——社交媒體傳播簡史
第一節 西塞羅和紙莎草
第二節 羅馬時期的《每日紀聞》
第三節 谷登堡的印刷機
第四節 彌爾頓的《論出版自由》
第五節 近代資產階級報刊「粉墨登場」
第六節 徵收知識稅
第七節 報紙如何成為「生活必需品」
第八節 記者「登堂入室」成為第四等級
第九節 空中的「神秘電波」
第十節 新型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
第十一節 數字時代人們怎樣讀書
第十章 傳播學、心理學與文學的融合發展
第一節 傳播學與心理學的密切關係
第二節 心理學與文學的「疏離」關係
第三節 傳播學與文學的互動關係
第十一章 新聞傳播美育如何傳承美、傳播美
第一節 美育的重要地位
第二節 高校新聞傳播美育教育現狀
第三節 探索高校新聞傳播美育改革途徑
第四節 小結
第十二章 信息時代的視覺傳播藝術發展
第一節 信息時代的視覺藝術發展之路
第二節 幾種主要的視覺藝術「設計品」
第三節 視覺藝術設計的信息接收者
第四節 視覺藝術設計的媒介發展之路
第十三章 進入信息傳播時代文學與影視的雙向賦能
第一節 文學作品是影視創作的重要源泉
第二節 以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為例,看文學與影視交融共生
第三節 進入信息傳播時代
第四節 我國網絡文學搭乘影視順風車加速快跑
第十四章 我國主旋律影視藝術傳播文化品鑒
第一節 電影藝術發展源起
第二節 我國電影事業走向成熟
第三節 影視藝術題材豐富,表現形式多樣
第四節 我國主旋律影視藝術發展概況
第五節 主旋律影視作品蓬勃發展——以「我和我的」系列電影為例
第六節 主旋律影視作品創作規律
第七節 電視藝術發展概況
第十五章 電影藝術的時空傳播美
第一節 電影藝術的美學特徵
第二節 電影藝術的時間美
第三節 電影藝術的空間美
第四節 電影藝術的時空組合美
第五節 小結
第十六章 大眾流行文化之暢銷書文化現象解讀
第一節 我國暢銷書發展歷史概述
第二節 解析21世紀我國暢銷書文化傳播現象
第十七章 大眾流行文化之漫畫與大眾傳播發展研究
第一節 繼往開來:百花競放的中國漫畫(1976—1994年)
第二節 「5155工程」時期的中國「新漫畫」(1995—1999年)
第三節 市場化時期的中國原創漫畫(2000—2005年)
第四節 初露端倪的「中式漫畫」(2006年至今)
第五節 我國成功舉辦種類繁多的動漫活動
第六節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發展起來的中國原創漫畫
第十八章 大眾流行文化之流行音樂傳播與發展研究
第一節 中國流行音樂發展簡史
第二節 流行音樂傳播與大眾文化發展相伴相生
第三節 歌以詠志——歷史時刻的音符記憶
第四節 從傳播學視角解析中國流行音樂發展之路
第十九章 「十七年」抗戰文學文化傳播現象探究
第一節 「十七年」抗戰文學中人的成長現象出現的原因
第二節 「十七年」抗戰文學中人的成長模式
第三節 比較視野中人的成長問題
第四節 對「十七年」抗戰文學中人的成長問題的評價
第二十章 新、舊革命歷史小說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傳播技巧
第一節 有關「革命歷史小說」和「新革命歷史小說」的界定
第二節 新、舊革命歷史小說中英雄人物的傳播技巧分析
第三節 新、舊革命歷史小說積極傳播的時代美學意義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