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敏性與協調性訓練 黃迎乒 袁瑞 張振東 978750096414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體育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75
商品編號: 978750096414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0*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靈敏性與協調性訓練
ISBN:9787500964148
出版社:人民體育
著編譯者:黃迎乒 袁瑞 張振東
頁數:18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239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為加強普通高校大學生素質教育,有效提高大學生體育文化素養,《靈敏性與協調性訓練(大學生身體素質提升系列教材)》在歸納、總結眾多、靈敏性和協調性訓練方法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一是採用中英文對照的編寫方法;二是針對靈敏性和協調性鍛煉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訓練體系;三是明確了每個訓練動作的練習目的,使讀者能夠根據所需進行更具有針對性的練習。
在參考大量文獻和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全書用五章 內容詳細介紹了普適性的靈敏性和協調性的訓練方法。對在體育鍛煉方面不同水平和不同層次的大學生來說,該書提供了豐富的、簡單易行的和具有參考意義的身體靈敏性和協調性訓練方法。
《靈敏性與協調性訓練(大學生身體素質提升系列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努力實現內容豐富、材料翔實、圖文並茂的目標,集科學性、專業性、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於一體,使其既可作為普通高校體育文化素質教育的教材,也可作為大學生提高自身體育文化素養的自學讀物和鍛煉指南。

作者簡介
黃迎乒,女,漢族,廣東普寧人。鄭州西亞斯學院專職教師,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體育教育訓練學和體育人文社會學方面的研究。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主持省部級及廳局級課題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16篇),出版學術著作或教材7部,獲得包括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教學成果獎等獎項30余項。
袁瑞,女,漢族,1993年生,河南鄭州人,體育學博士,上海理工大學教師,主要從事運動訓練學、體育心理學方面的研究。2015年獲得鄭州大學教育學學士學位。2018年獲得鄭州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學位,2016年被鄭州大學擇優選派到韓國國立全南大學交換學習。2018年在韓國國立釜慶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體育心理學,2022年獲理學博士學位。曾多次參加省部級科研項目,以及國內外體育科學報告會,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張振東,男,漢族,北京市順義人,鄭州西亞斯學院專職教師,鄭州大學三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優秀教師、教學名師,主要從事體育教育訓練學和體育人文社會學方面的研究。長期擔任國家社科基金、全國教育規劃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河南省社科規劃項目通訊評審及結項鑒定專家,以及教育部學位中心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審專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課題2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3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或教材20餘部,科研獲獎100余項(包括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成果獎、教學成果獎8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7項。

目錄

第一章 靈敏性與協調性概述
第一節 身體素質的概念與評價
第二節 靈敏性的概念
第三節 協調性的概念
第四節 靈敏性與協調性的重要性
第五節 發展靈敏性與協調性的注意事項
第六節 對當代大學生靈敏性、協調性的要求
第二章 影響靈敏性的因素
第一節 速度因素
第二節 力量因素
第三節 功率因素
第三章 影響協調性的因素
第一節 交互抑制因素
第二節 力量因素
第三節 耐力因素
第四節 心智因素
第五節 本體感受器因素
第四章 靈敏性訓練方法
第一節 動態熱身活動
第二節 直線訓練法
第三節 錐桶訓練法
第四節 繩梯訓練法
第五節 小欄架訓練法
第六節 靈敏環訓練法
第五章 協調性訓練方法
第一節 反向訓練法
第二節 節 奏訓練法
第三節 複雜組合練習法
第四節 本體感覺性練習
第五節 念動練習法
第六章 不同體育項目的靈敏性與協調性訓練
第一節 籃球
第二節 足球
第三節 排球
第四節 羽毛球
第五節 網球
第六節 乒乓球
第七節 柔力球
第八節 荷球
第九節 柔道
第十節 游泳

前言/序言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與基礎教育向素質教育的全面轉軌,要求當代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一方面,大學體育是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銜接點,是大學生健身意識、終身體育習慣和體育能力形成的關鍵期,隨著校園體育文化的快速發展,學校體育的地位逐漸提高;另一方面,當代大學生身心日趨成熟,思維活躍,認知和判斷能力都達到了較高水平,是接受高層次教育與實現人格社會化的最佳時期。
《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持續提升體育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大力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的指導思想,明確了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制訂並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和健身方法,因時、因地、因需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戰略任務。
體育文化素養是在先天遺傳素質的基礎上,通過後天環境與體育教育的影響形成的,包括體質水平、體育知識、體育意識、體育行為、體育技能、體育個性、體育品德等要素在內的綜合素質與修養。體育文化素養是大學生各種體育精神要素及其品質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體育素質。提升大學生體育素質,增進大學生健康水平,符合素質教育的時代要求,得到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廣泛認同和重視。
大學生體育素質主要是依託高校體育教育,在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傳授體育知識和能力,培養體育道德的教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是體育鍛煉和思維活動相輔相成的教育結果。體育教育是區別于大學其他學科的一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起到了提高身體素質與體育技術能力、促進心理健康、傳播體育知識與文化的重要作用。
高校進行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身體靈敏性和協調性的訓練是重要教學內容之一,靈敏性是指人的反應的速度和準確度;協調性是指人在運動時,機體各器官系統、各運動部位配合一致,完成練習的本領。
在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中,靈敏性和協調性是正確完成動作的基礎,對學生進行靈敏性和協調性訓練,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體育能力,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同時,靈敏性和協調性也是反映高校大學生體育能力的重要指標,還是反映學生體育技能高低的客觀憑證。對於高校大學生而言,身體靈敏性和協調性不僅是體育運動的基本能力,也是體育意識的重要環節 。在進入大學之後,通過更加系統的靈敏性和協調性訓練,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認識,通過深化大學生的體育認知,培養終身體育意識。
全書用百餘種訓練方法,加配高質量示範圖,對具有普適性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動作進行解析,並介紹了每個訓練方法的訓練目的。在編寫過程中,結合大學生的身體特點,從學生的興趣入手,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遞進式總結出身體靈敏性和協調性的訓練方法。
本書的順利出版,離不開陳永歡、張航琪、王澤遠、尚遠、司馬昊翔及李慶餘這六位研究生的全力協助,我們對此深表感謝!在編纂此書的過程中,我們廣泛參考並汲取了眾多中外文獻及前沿成果,這些智慧結晶的啟迪與貢獻,我們同樣致以誠摯的感謝!然而,鑒於我們的學識水平及編寫時間緊迫,書中難免存在疏漏與不足之處,我們懇請業界專家及廣大讀者批評指正,您的寶貴意見將是我們不斷進步的源泉,對此我們深表感激。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