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敘事語篇高級概念整合研究 李昌標 978730528383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南京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41
商品編號: 978730528383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詩歌敘事語篇高級概念整合研究
ISBN:9787305283833
出版社:南京大學
著編譯者:李昌標
頁數:39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225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成果,對詩歌敘事語篇(指含有少量敘事、多量敘事或者純敘事等不同敘事尺度的詩歌語篇)整體層面上的高級概念整合展開系統研究,聚焦兩個主要問題:一是構建新的概念整合模式,從一個新的角度說明詩歌敘事語篇整體層面上高級概念整合的特點,從而發展特納的高級概念語篇整合理論。二是探討詩歌敘事語篇的不同認知維度與高級概念整合有何關聯,如何從不同認知維度切入,對各種詩歌語篇進行整合解讀。有鑒於此,本研究提煉四位中西著名詩人王維、杜甫、希尼、弗羅斯特的詩歌敘事認知維度,提出基於不同心理輸入空間或心理網的「讀者引領的主體間『自洽』三認知環節高級概念整合模式」(簡稱「主體間『自洽』高級整合模式」),從新的角度揭示讀者認知主體在詩歌敘事語篇整體層面的高級概念整合過程。通過基於本研究所建構的新模式的詩歌敘事語篇整體層面上的系統整合分析,研究發現,該模式重組的三個認知環節易操作、可複製、較實用,對不同種類詩歌敘事語篇的認知解讀具有較強的解釋力。本書通過強調主體間「自洽」的重要性,從一個新的角度揭示詩歌敘事認知特色與語篇層面高級概念整合的關聯,以期對以往的概念整合和高級整合研究形成有益的補充,同時也為其他體裁語篇整體上的高級概念整合提供借鑒和參考。

作者簡介

李昌標,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中國文體學研究會理事,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在《現代外語》、《外語與外語教學》、《外語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主持多項課題研究。研究方向為文體學、敘事學、認知語言學、詩歌。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1 詩歌敘事語篇的概念範疇
1 1 1 敘事的界說
1 1 2 詩歌語篇敘事尺度的把握
1 1 3 詩歌敘事語篇的語料選擇與敘事認知維度
1 2 詩歌敘事的認知研究
1 2 1 廣義上的詩歌認知研究
1 2 2 詩歌的概念整合研究現狀
1 2 3 本書研究問題
1 3 研究目的、方法和基本結構
1 3 1 本書的研究目的
1 3 2 本書採用的研究方法
1 3 3 本書的基本結構
1 4 本章小結
第二章 概念整合理論的發展過程
2 1 源頭:概念隱喻
2 1 1 鋪墊:替代論、比較論和互動論
2 1 2 概念隱喻理論
2 2 雛形:空間映射
2 2 1 空間映射理論要點
2 2 2 空間映射理論的意義
2 3 形成:概念整合
2 3 1 建構性原則
2 3 2 管制性原則
2 3 3 建構-管制的合作與競爭
2 4 最新發展:語篇層面的高級整合網絡
2 4 1 語篇層面上的高級整合概念
2 4 2 高級整合網絡模式
2 4 3 其他整合網絡模式
2 5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詩歌敘事語篇主體間推導互動基礎上的高級整合模式
3 1 讀者引領的主體間推導互動基礎上的整合過程
3 1 1 語篇層面的高級概念整合的可完善之處
3 1 2 主體間互動關係
3 1 3 主體間推導互動高級概念整合過程三環節
3 1 4 推導互動中的三認知環節高級整合模式
3 1 5 高級網絡主體間推導互動整合三環節
3 1 6 《個人的赫利孔山》三個概念整合環節
3 2 主體間推導互動基礎上的雙域高級整合網絡
3 2 1 推導互動中的讀者體驗環節
3 2 2 推導互動中的映射協商環節
3 2 3 推導互動中的讀者感悟升華環節
3 3 主體間推導互動基礎上的多域高級網絡整合
3 3 1 主體間推導互動基礎上的一個心理網的多域高級網絡整合
3 3 2 主體間推導互動基礎上的兩個/多個心理網的高級網絡整合
3 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詩歌敘事語篇主體間推導互動基礎上的雙域高級網絡整合
4 1 主體維度的雙域高級網絡
4 1 1 成對主體型敘事的高級整合
4 1 2 成組主體型敘事的高級整合
4 1 3 對話主體型敘事的高級整合
4 2 時間維度的雙域高級網絡
A 不熟悉背景信息的主體間推導互動三環節整合
B 輸入背景信息的主體間推導互動三環節整合
C 比較分析
4 3 空間維度的雙域高級網絡
A 《對雪》:模糊地理空間名稱
B 《哭孟浩然》:具體地理名稱
C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居住空間
D 《竹里館》:部分-整體的「包含」空間關係
4 4 因果關係維度的雙域高級網絡
A 《雪塵》:有結果
B 《後退一步》:無結果
C 思考:因果捕捉
4 5 唐詩中「景-事-抒/議」要素維度的雙域高級網絡
4 6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詩歌敘事語篇一個心理網的多域高級網絡整合
5 1 平行型多域高級網絡
5 1 1 主體維度的平行型整合
5 1 2 情感波動維度的平行型整合
5 2 「總敘+平行分敘型」多域高級網絡
5 3 循環型多域高級網絡
5 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詩歌敘事語篇兩個/多個心理網的高級網絡整合
6 1 複合型高級網絡
6 1 1 兩個心理網的複合型高級整合
6 1 2 多個心理網的複合型高級整合
6 2 分合型高級網絡
6 2 1 「自我」視角轉換維度的分合型整合
6 2 2 主體維度的分合型整合
6 2 3 空間維度的分合型整合
6 3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結語
7 1 主要研究結論和研究發現
7 1 1 對三個研究問題的回答和相關研究發現
7 1 2 本書提出的整合模式在實用性、解釋力、借鑒度等方面的特點
7 2 不足與展望
7 2 1 研究不足之處
7 2 2 後期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附錄1 詩歌語料來源
附錄2 術語漢英對照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