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全書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以狄金森詩歌與岩子譯詩為研究對象,探討解讀詩歌,拆解詩歌翻譯的內在邏輯及策略,生動闡釋了在”悖論”中求索”妙合”的詩歌翻譯理論。中篇拓展視野,以經典與現代、中國詩歌與外國詩歌的譯介與交流等問題與劉軍平、樊剛等七位活躍于詩歌翻譯及翻譯理論研究的學者展開對談,進一步提出文學翻譯”妙合論”的實踐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下篇進一步聚焦”妙合論”,厘清其翻譯理論脈絡的同時,建構還原文學翻譯”妙合論”,從而探索詩之為詩的審美倫理內涵。
目錄
上篇 詩與萬物
004 詩意──夢與醒的延伸 007 “聖禮”的邊緣
011 動人的憂鬱,高度的絕望
016 浪花的氣息
019 逃逸——孤獨——自由
024 玫瑰與真理
026 生命的流蘇
029 底色
032 “希望”是因為懂得
036 失憶
038 愛的聖經
041 痛過以後
045 美在彼岸
048 醉——無罪
051 童話
056 萬物之詩
060 讀秋天
063 逐獵在夢裡
066 通往玄色永恆
070 相思於歸
073 暴風雨夜裡遇見
076 回憶——沉思——歌唱
081 那一抹光
085 虛無是另一種燃燒
088 問斜陽
092 大地的歌吟永遠也不會消亡
中篇 以詩為徑
101 通過譯詩而思——劉軍平教授訪談錄
112 從”新性靈”到文學翻譯”妙合論” ——龔剛教授訪談
124 從感性凸顯到感性融合——裘小龍先生訪談
157 翻譯詩學觀——羅良功教授訪談
173 從”以逗代步”到 “以平仄代抑揚”——與王東風教授筆談
185 盡心、知性、踐行——張智中教授訪談
202 以史為鑒,詩歌傳播新格局——李少君、馬士奎訪談
219 譯詩及其他——範靜嘩訪談
228 關於經典——範靜嘩訪談
下篇 以詩為詩
235 “新性靈”主義詩學的”常”與”變” ——因《唐詩解構》而思
253 中西詩學”妙合”辨
268 “妙合”文學翻譯的佳境
286 “大雪中紛飛的火焰”——試論龔剛”新性靈”思辨之美
297 新性靈主義:最高規範的審美倫理之詩
304 “哲性鄉愁”的自然書寫——以”80 後”女性詩人林珊的詩歌寫作為例
325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