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追和唐宋詞研究 史華娜 978721428744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江蘇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0
商品編號: 978721428744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歷代追和唐宋詞研究
ISBN:9787214287441
出版社:江蘇人民
著編譯者:史華娜
頁數:3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222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正如克里斯托弗·伍德(Christopher S Wood)所說:「從一開始,藝術作品的起因就包含著對藝術進行歷史研究的可能性。藝術作品是插在藝術的過去和藝術的未來之間的一個事件。」對於後世詞人來說,唐宋詞就像陳列在博物館中的藝術品一樣不可複製,它既是學習的典範,也是必須超越的對象。追和唐宋詞作品是歷代詞人追尋唐宋詞的影子所留下的蹤跡。作為一種歷史文獻,它記錄了唐宋詞經典形成與詞史構建的動態過程與豐富細節,理應在這一連續序列中獲得獨一無二的位置。 本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我國歷代追和詞。全書採用統計分析法、比較法來梳理文獻資料,在文本深細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接受美學相關理論對各種追和詞現象進行闡釋,挖掘追和詞在校勘學、傳播學、文學等方面的價值和意義。全書從追和與追和詞的角度入手,探討後世詞人在創作實踐中對於前代作家作品的接受心理、接受方式以及接受效果,並分析其內在的原因;通過對不同時期追和情況的比較,窺探各時期的審美傾向、詞學觀念以及詞壇風會的變遷。

目錄

緒論
一、研究價值
二、研究現狀
三、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 「追和詞」概說
第一節 對「追和」與「追和詞」的界定
第二節 追和詞的產生及其發展脈絡
一、詞中和韻的出現
二、追和詞的產生
三、追和詞發展脈絡
第三節 前人對於追和及追和詞的體認
一、「詞不宜強和人韻」
二、「絕調不可強擬」
三、況周頤:「初學作詞,最宜聯句、和韻」
第二章 始成風氣:兩宋詞人追和唐宋詞
第一節 兩宋追和詞概述
一、追和唐五代詞
二、追和兩宋詞
第二節 南宋詞人追和蘇軾詞與蘇軾詞的接受
一、蘇門詞人次韻東坡詞
二、南渡詞人王之道追和蘇軾詞
三、宋金對峙時期詞人追和蘇軾詞
四、宋末詞人追和蘇軾詞
第三節 南宋三家和清真詞與周邦彥詞的接受
一、三家和清真詞與清真詞的經典化
二、南宋其他詞人追和清真詞
附錄1:兩宋追和詞一覽表
第三章 相對沉寂:金元詞人追和唐宋詞
第一節 蔡松年、趙秉文、元好問追和蘇軾詞
第二節 元代追和詞與蘇辛詞風的接受
一、元代詞人追和蘇辛詞
二、元代詞人追和周邦彥、姜夔詞
附錄2:金元追和詞一覽表
第四章 狂熱追摹:明代詞人追和唐宋詞
第一節 明代追和詞的興盛及原因
一、明代追和詞的空前興盛
二、明代追和詞興盛原因論析
第二節 明代詞人追和唐宋詞概述
一、明代詞人追和唐五代詞
二、明代詞人追和兩宋詞
第三節 「花草之風」:《和花間集》與《草堂余意》
一、張杞《和花間集》
二、陳鐸《草堂余意》
第四節 從《草堂余意》反思追和的利弊得失
一、和意之作:難至渾成,時有佳句
二、不和意之作:自抒胸臆,超澹疏宕
附錄3:明代追和兩宋詞一覽表
附錄4:明代追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一覽表
第五章 理性審視:清初詞人追和唐宋詞
第一節 從清初詞人的追和看北宋詞人詞史地位的沉浮
一、追和蘇軾詞與蘇軾詞史地位的鞏固
二、追和清真詞與周邦彥宗主地位的確立
三、追和柳永詞與柳詞雅俗之辨
四、追和秦觀詞與淮海詞的接受
附錄5:清初詞人追和蘇軾詞一覽表
附錄6:清初詞人追和柳永、秦觀、周邦彥詞一覽表
第二節 清初詞人追和辛棄疾詞與稼軒風的盛行
一、清初詞壇稼軒風的回歸
二、曹溶、陳維崧、何采等追和稼軒詞
附錄7:清初(順康)詞人追和辛棄疾詞一覽表
第三節 清初詞人對於南宋其他詞人的追和
一、王士禛和漱玉詞與李清照婉約正宗地位的確立
二、追和姜夔、史達祖、張炎詞與浙西詞派的推崇
三、追和蔣捷詞與陽羡詞派的影響
附錄8:清初詞人追和李清照詞一覽表
附錄9:清初詞人追和姜夔、史達祖、張炎等一覽表
第六章 選擇性接受:清中後期詞人追和唐宋詞
第一節 清中後期詞人追和唐宋詞概論
一、金理追和唐宋詞略論
二、田中儀、彭貞隱、沈彩等追和李清照詞
三、頗為寥落的追和辛棄疾詞
附錄10:清中後期追和李清照詞一覽表
附錄11:清中後期追和辛棄疾、劉克莊、劉過詞一覽表
第二節 追和蘇軾詞與清中後期詞壇對蘇軾的接受
一、周暟、方學成、俞玉海等追和《念奴嬌·赤壁懷古》詞
二、傅涵、姚念曾、戴澈等追和《水調歌頭》詞
三、對蘇軾兩首《哨遍》詞的追和
附錄12:清中後期追和蘇軾詞一覽表
第三節 浙西詞派影響下的追和姜夔、張炎詞
一、浙西派詞人厲鶚、吳錫麒、鄭沄、郭麐、戈載等追和姜夔詞
二、浙西派外詞人凌廷堪、王汝璧、唐仲冕等追和姜夔詞
三、追和張炎詞與詠物之風的盛行
附錄13:清中後期追和姜夔、張炎詞一覽表
第七章 學詞門徑的探尋:清晚近詞人追和唐宋詞
第一節 常州詞派詞人追和唐宋詞
一、宋翔鳳追和周姜、蘇辛詞
二、丁履恆、陸繼輅、包世臣等追和唐宋詞
三、譚獻、庄棫追和唐宋詞
第二節 「清末四家」追和周柳姜吳與學詞路徑的探尋
一、追和姜夔詞與清空騷雅詞風的推揚
二、追和夢窗詞與詞壇風會的轉移
三、追和周邦彥、柳永詞與渾化之境的追求
第三節 清晚近詞壇對唐五代北宋詞人的追和
一、鬱伊惝恍:王鵬運和馮延巳《鵲踏枝》詞
二、聯句唱和:況周頤、張祥齡、王鵬運《和珠玉詞》
三、雍容華貴:趙尊岳《和小山詞》
附錄14:「清末四家」追和唐宋詞一覽表
結語
一、追和視野下的唐宋詞接受
二、影響追和的諸種因素
三、追和的詞體史意義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