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普桑與十七世紀古典主義藝術 胥恆 張愛莉 978751309127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知識產權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0
商品編號: 978751309127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尼古拉.普桑與十七世紀古典主義藝術
ISBN:9787513091275
出版社:知識產權
著編譯者:胥恆 張愛莉
頁數:21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205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尼古拉·普桑是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在「古典主義」這股席捲歐洲的文化與審美潮流中,他不僅是參与者,更是「古典主義」在繪畫領域的推動者和規則的制定者。普桑的藝術創作不僅是個人趣味和創造力的體現,更是在17世紀上半葉西歐畫壇激烈的風格競爭下,對於既有視覺資源和審美偏好的一次有意識的挑選、整合和拓展。 本書將文化史、社會學與藝術史研究相結合,在具體的文化語境與社會關係中討論藝術家的創作活動,還原17世紀古典主義繪畫風格在羅馬—巴黎之間的形成、傳播與接受過程。同時,本書從微觀視角出發,通過普桑的旅居生活與社會交往,重返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再次審視常常在宏大敘事中被忽略的藝術家主體身份建構的問題。

作者簡介 胥恆,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講師、博士后,北京大學藝術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藝術理論、藝術傳播學。曾赴法國巴黎藝術史研究中心、英國約克大學藝術史系訪學交流。在《美術》《藝術設計研究》《美術觀察》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緒論
一、「哲學家—畫家」普桑之謎
二、有關普桑的現有研究及趨勢
三、普桑與藝術社會學
第一章 巴黎與羅馬:17世紀前期兩地的文化景觀
第一節 崛起中的巴黎
一、亨利四世重建后的巴黎印象
二、普桑與17世紀初的巴黎畫壇
第二節 羅馬:「陽光燦爛的午後」
一、烏爾班八世任期下的輝煌
二、普桑在羅馬的早期生活
第二章 普桑在羅馬:古物愛好者重現往昔的願景
第一節 普桑的「古典」巴洛克
一、「古典」與「巴洛克」的統一
二、早年對提香的追隨:詩意的色彩與情致
三、17世紀30年代普桑的「古典主義」傾向
第二節 古物視覺文獻與普桑繪畫中的「求真」精神
一、學術新趨勢與波佐的古物學興趣
二、「紙上博物館」對普桑繪畫風格的影響
第三章 古希臘雕塑與普桑的形式「表現」
第一節 普桑與古希臘雕塑趣味
一、共享「希臘趣味」的贊助人與藝術家團體
二、普桑與迪凱努瓦的「希臘手法」
第二節 普桑對古希臘雕塑形式特徵的借鑒
一、迪凱努瓦的女聖徒與普桑的著衣女性形象
二、從形式抽象而來的「表現」
第四章 普桑在巴黎:上層精英對知識、典範與「合法趣味」的訴求
第一節 普桑的繪畫在巴黎精英階層的接受
一、路易十三時期法國宮廷的巴洛克趣味
二、攝政時期上層精英趣味與「學者型」畫家普桑
三、「知識型」繪畫:以普桑為尚特魯創作的《七聖禮》為例
第二節 普桑的理論策略:原則、等級與「宏偉風格」
一、以「風格」替換「手法」:「宏偉風格」的定義策略
二、音樂的「調式」與繪畫的「風格」
第五章 普桑與法蘭西皇家美術學院
第一節 作為學院典範的「普桑」
一、「亦師亦對手」:勒布倫對普桑的追隨與探索
二、學院對普桑的公開討論
第二節 普桑作品在學院的接受
一、普桑作品的版畫複製與流通
二、普桑對學院畫家們的真實影響
結語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