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胥恆,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講師、博士后,北京大學藝術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藝術理論、藝術傳播學。曾赴法國巴黎藝術史研究中心、英國約克大學藝術史系訪學交流。在《美術》《藝術設計研究》《美術觀察》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緒論
一、「哲學家—畫家」普桑之謎
二、有關普桑的現有研究及趨勢
三、普桑與藝術社會學
第一章 巴黎與羅馬:17世紀前期兩地的文化景觀
第一節 崛起中的巴黎
一、亨利四世重建后的巴黎印象
二、普桑與17世紀初的巴黎畫壇
第二節 羅馬:「陽光燦爛的午後」
一、烏爾班八世任期下的輝煌
二、普桑在羅馬的早期生活
第二章 普桑在羅馬:古物愛好者重現往昔的願景
第一節 普桑的「古典」巴洛克
一、「古典」與「巴洛克」的統一
二、早年對提香的追隨:詩意的色彩與情致
三、17世紀30年代普桑的「古典主義」傾向
第二節 古物視覺文獻與普桑繪畫中的「求真」精神
一、學術新趨勢與波佐的古物學興趣
二、「紙上博物館」對普桑繪畫風格的影響
第三章 古希臘雕塑與普桑的形式「表現」
第一節 普桑與古希臘雕塑趣味
一、共享「希臘趣味」的贊助人與藝術家團體
二、普桑與迪凱努瓦的「希臘手法」
第二節 普桑對古希臘雕塑形式特徵的借鑒
一、迪凱努瓦的女聖徒與普桑的著衣女性形象
二、從形式抽象而來的「表現」
第四章 普桑在巴黎:上層精英對知識、典範與「合法趣味」的訴求
第一節 普桑的繪畫在巴黎精英階層的接受
一、路易十三時期法國宮廷的巴洛克趣味
二、攝政時期上層精英趣味與「學者型」畫家普桑
三、「知識型」繪畫:以普桑為尚特魯創作的《七聖禮》為例
第二節 普桑的理論策略:原則、等級與「宏偉風格」
一、以「風格」替換「手法」:「宏偉風格」的定義策略
二、音樂的「調式」與繪畫的「風格」
第五章 普桑與法蘭西皇家美術學院
第一節 作為學院典範的「普桑」
一、「亦師亦對手」:勒布倫對普桑的追隨與探索
二、學院對普桑的公開討論
第二節 普桑作品在學院的接受
一、普桑作品的版畫複製與流通
二、普桑對學院畫家們的真實影響
結語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