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綜合運用歷史人類學和芝加哥學派人文區位學的理論和視角,對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城的歷史進行了整體研究,呈現了看似小小「孔道」的巴塘在其城市發展歷程中所發揮的多元文明交匯與「大通」的作用。本書通過描繪巴塘民族互嵌的整體社會生活、挖掘民族地區城市作為方法論單位的重要意義,詳細呈現了巴塘的文化複合性和開放包容性,有助於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生成邏輯與過程,為更加高效、恰當地構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現實平台提供案例參考。作者簡介
翟淑平,北京大學人類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歷史人類學、生態人類學。主持並完成「融合與共生:嘉絨地區漢藏共同體形成的內在邏輯」「民族地區旅遊景觀建構的人類學分析」等多個項目,在《藏學學刊》《西北民族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目錄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