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者的財富-金錢如何塑造了美國的誕生 威拉德.斯特恩.蘭德爾 978720313383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山西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20313383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建國者的財富-金錢如何塑造了美國的誕生
ISBN:9787203133834
出版社:山西人民
著編譯者:威拉德.斯特恩.蘭德爾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168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 美國人為革命”支付”了什麼?個人財富如何影響公共政策?
◎ 一部美國”國父”們的私人財務史。他們的財產是什麼?他們通過獨立得到了多少,又失去了多少?他們各自的經濟利益對自由和正義,以及對新生的美利堅合眾國的命運產生了哪些揮之不去的影響?本書對這些重要而及時,且前人幾乎從未探究過的問題嘗試進行了回答。
◎ 通過考察事件中的金錢因素,本書延伸並擴展了查爾斯 比爾德對美國憲法頗具影響力的經濟學解釋,並對美國獨立戰爭的發生原因和進行方式進行了全新闡釋。
◎本書的研究非常細緻,作者將當時的金額都換算成了現在的美元,能讓讀者對美國建國者的財產有非常直觀的認識。
◎本書的可讀性極強,書中穿插的情節 曲折的小故事和精闢的人物描寫讓歷史生動鮮活起來。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美國開國元勳富有啟發性的財務史,揭示了他們的個人財務如何影響了美國憲法的制定和美國的誕生。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者在宣言的結尾處寫下這麼一句話:”以我們的生命、我們的財產和我們神聖的榮譽,互相宣誓。”建國者們的生命和榮譽確實懸而未決,但他們的財產又是什麼呢?他們通過獨立得到了多少,又失去了多少?他們各自的經濟利益對自由和正義,以及對新生的美利堅合眾國的命運產生了哪些揮之不去的影響?
通過仔細研究建國者們的財務狀況,以及他們為塑造一個新國家而做出的前所未有的決定,本書嘗試回答這些重要而及時,且前人幾乎從未探究過的問題,並對美國獨立戰爭的發生原因和進行方式進行全新闡釋。在人們對脆弱的社會結構和經濟不平等有了更為深刻認識的今天,這本書的意義尤為重大。

作者簡介
威拉德 斯特恩 蘭德爾(Willard Sterne Randall)主要研究美國建國時期的歷史,曾在羅馬的約翰 卡伯特大學、佛蒙特大學和尚普蘭學院任教。他撰寫過本傑明和威廉 富蘭克林、本尼迪克特 阿諾德、托馬斯 傑斐遜、喬治 華盛頓和亞歷山大 漢密爾頓等人的傳記。其中,本尼迪克特 阿諾德的傳記獲得了四項美國國家最佳圖書獎,是”《紐約時報》重要圖書”(New York Times Notable Book),併入圍了”《洛杉磯時報》圖書獎”(Los Angeles Times Book Prize)的決選;傑斐遜的傳記被《出版商週刊》(Publishers Weekly)評為1993年十大最佳傳記之一。蘭德爾曾獲得美國革命圓桌會議(American Revolution Round Table)的最高榮譽——優異獎(Award of Merit),以及由《軍事歷史季刊》(MHQ: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頒發的托馬斯 弗萊明傑出軍事歷史寫作獎(Thomas Fleming Award for Outstanding Military History Writing)。
譯者簡介:
陳平,法學博士,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研究方向為美國社會文化,現為北京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已出版譯著《至高權力:羅斯福總統與最高法院的較量》,並在《美國研究》等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目錄

第1部分 “通往財富的道路”
第1章  ”省下的一便士” / 3
第2章  ”我每天的持續收穫” / 13
第3章  ”聯合,或死亡” / 22
第4章  ”誰會想到呢?” / 32
第5章  ”人民的領袖” / 44
第6章  ”兩方炮火之間” / 58
第7章  ”獨立這個孩子出生了” / 65
第8章  ”一項判斷錯誤的措施” / 80
第9章  ”他們還想要什麼?” / 84
第10章  ”一半的英國現在都在為土地而瘋狂” / 95
第2部分 脫離
第11章  ”和我們骨肉相連的人” / 105
第12章  ”主要引導者” / 118
第13章  ”增加我們的財富” / 127
第14章  ”是時候分開了” / 136
第15章  ”不可原諒的反叛” / 142
第16章  ”獨立就像洪流一樣” / 150
第17章  ”一個自由獨立的民族” / 158
第18章  ”在這裡非常有用,很受尊重” / 165
第19章  ”為了一個小小的報復” / 175
第3部分 “危機已經到來”
第20章  ”不和諧的部分” / 185
第21章  ”社會的害蟲” / 192
第22章  ”被拖欠軍餉” / 200
第23章  ”最可恥的利益” / 210
第24章  ”天堂是沉默的” / 218
第25章  ”我不會滿足” / 222
第26章  ”即將來臨的風暴” / 232
第27章  ”普通、誠實的人” / 237
第28章  ”餐桌談判” / 255
第29章  ”克林頓菌” / 262
第30章  ”這所房子裡最好的房間” / 275
致 謝 / 281
注 釋 / 285
參考文獻 / 298
索 引 / 305
前 言
序言
1789年4月,當喬治 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準備離開弗農山莊前往紐約參加總統就職典禮時,他匆忙給最親近的朋友和親人寫了信。華盛頓本無意謀求總統一職。在35年間他斷斷續續打了不少仗,如今他更願意”在自己的種植園裡度過餘生”。他在給獨立戰爭期間並肩作戰的戰友亨利 諾克斯(Henry Knox)的信中寫道:”我在就職總統的道路上所懷有的心情,無異于一名罪犯在前往刑場時所懷有的心情。我十分擔憂我的同胞們對我的期待會過高。”
和獨立戰爭結束6年後的許多美國人一樣,華盛頓在經濟上捉襟見肘。他擔任大陸軍統帥長達8年之久,卻沒有獲得任何薪水或退休金,僅能夠報銷有著完備記錄的費用。他被迫荒廢自己的農莊,後者正是他的主要收入來源。總的來看,獨立戰爭削減了華盛頓一半的淨資產,而他幾乎無法再彌補這些損失了。英國在戰後對美國貿易實施的高壓限制措施,使華盛頓的穀物失去了主要的加勒比市場,而戰前他小麥的銷售地——地中海市場則落入了北非私掠船之手。戰後的經濟衰退使全國的現金和信貸都變得短缺。一些居住在華盛頓邊境農場的佃農沒法繼續繳納租金,華盛頓只能將他們告上法庭並將其趕出農場。
華盛頓向他最喜歡的侄子喬治 奧古斯丁 華盛頓(George Augustine Washington)吐露心聲:”如果這場[選舉]沒有發生的話,我將不得不過省吃儉用的日子,因為我的收入不足以應付我自退役回歸個人生活之後的開銷。”一旦擔任總統,他將獲得2 5萬美元(約合今天的75萬美元)的年薪,這是當時美國的最高收入。很明顯,喬治 華盛頓需要這份工作。
在那個充滿前所未有的變化的時代,和美國這個新的共和國的其他建國者一樣,華盛頓所做的主要決定都受到了他個人經濟狀況的影響。
1776年,當建國者們在費城依次在《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上署名時,他們從字面意義上相信該宣言的最後一行文字:”以我們的生命、我們的財產和我們神聖的榮譽,互相宣誓。”正如本傑明 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所說,如果失敗的話,他們”毫無疑問將會被一一絞死”——很可能他們將面臨英國人為處決叛徒設置的可怕的行刑方式:絞刑、將犯人沿街拖拽到刑場和肢解,而且他們的財產將會被沒收。
但是他們的財產究竟是什麼呢?這些財產將會對重大政治決定和美國早期制度中那些對後世具有形塑性意義的政策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將會帶來哪些經久不息的重要後果呢(如果真有的話)?通過仔細研究建國者們的財務狀況以及他們為塑造一個新的國家而做出的前所未有的決定,本書嘗試回答這些重要而及時,且前人幾乎從未探究過的問題,讓建國者們的資產情況更為明晰,同時闡明,儘管建國者們十分清楚建國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巨大風險,但他們並不一定要求得到同等的回報。
一個多世紀前,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查爾斯 A 比爾德(Charles A Beard)駁斥了他所說的”憲法起源和性質的法學理論”,撼動了通常來說呆板的、神聖化的美國歷史的根基。他用如下假說取而代之:在美國政治制度的發展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經濟原因。比爾德教授在其1913年的著作《美國憲法的經濟觀》(An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of United States)中指出,經濟力量不僅貫穿於美國憲法的形成和被採納的整個進程,而且還決定了憲法中最為重要的那些條款。比爾德推動了美國進步史學流派的發展,他認為”基本上所有商人、放貸人、證券持有人、製造商、貨運商、資本家、金融家以及與他們有合作關係的人”都支持憲法,而反對憲法的則是在國會中沒有代表權、不蓄奴的農民和欠債人。比爾德由此得出如下結論:新的憲法並非”全體人民”的產物,而是經濟利益集團的產物,後者想要從憲法中有所獲益。
在20世紀初,學者僅能接觸到短暫的《邦聯條例》(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生效時期有關各州的少量記錄。比爾德利用這些記錄出版了其研究成果。很長一段時間後,才開始出現大量有關建國者及其對美國的建立和政策所產生的影響的個人論述和政府文件。在本書中,我對於建國者的財務情況和經濟利益,以及他們做出決定的驅動因素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以此為比爾德教授這一著名假說提供更多信息。
在我們這個時代,公眾對於個人財富對國家治理的影響有著強烈興趣。本書探究和詳述了個人財產情況對美國建國時代的領導人所產生的影響及其程度,對獨立戰爭產生的原因和進行的方式做出了全新的闡釋;分析論述了建國者個人在面對挑釁性的英國法律和政策時,是如何締結至少部分地基於其經濟處境的具有商業利益競爭關係的鬆散聯盟的,以及這個新生國家的領導人是以什麼樣的方式並且為何選擇比《邦聯條例》更為保守的聯邦憲法的。
本書描述了隨著革命思想在獨立戰爭後如暴風雨般的幾十年間的發展,以及隨著建國者們努力將他們的理論論述轉變為現實可行的政治體制,他們是如何改變效忠對象的。
在脫離英國的這段重要時期裡,從做出有關戰爭與和平、貿易與稅收的決策的關鍵時刻可以看出,隨著建國者們變化著的經濟處境推動新的法律和制度的形成,他們每個人都在爭相發揮自己的個人經歷的作用。

媒體評論
“跟著錢走”(follow the money)這句俗語在革命時代和在我們的時代一樣適用。通過考察事件中的金錢因素,威拉德 斯特恩 蘭德爾從一個全新的視角研究了美國建國時期。書中,蘭德爾將當時的價值換算成現在的貨幣,讓我們瞭解到,按今天的美元計算,本傑明 富蘭克林作為副郵政總長的年薪是11萬美元,瑪莎 柯蒂斯嫁給喬治 華盛頓時,擁有大約400萬美元的財富,英國當時的國債高達驚人的20萬億美元《建國者的財富》是一本可讀性極強的書,書中情節 曲折的小故事和精闢的人物描寫讓歷史生動鮮活起來。
傑克 凱利(Jack Kelly),《瓦爾庫爾:1776年拯救自由事業的運動》(Valcour: The 1776 Campaign that Saved the Cause of Liberty)作者
眾所周知,美國建國之初的財政狀況極不穩定,鮮為人知的是,許多主要建國者個人的財務狀況當時也很不穩定。威拉德 斯特恩 蘭德爾的研究揭示了建國者們個人的財務狀況,以及它們如何影響了建國者們為公眾服務時所做的決策。蘭德爾延伸並擴展了查爾斯 比爾德對美國憲法頗具影響力的經濟學解釋,這種解釋在一個多世紀前開啟了進步史學流派的寫作。
理查德 塞拉(Richard Sylla),紐約大學經濟學榮譽教授、美國金融博物館館長(2010—2020年)
歷史學家將美國革命歸因於意識形態、民族主義和不安分的野心,但在這本思想深刻的書中,威拉德 斯特恩 蘭德爾提醒讀者,對經濟利益的追求也是一個決定性的激勵因素。一些商人、土地投機者、身無分文的律師和負債累累的官員,希望美國獨立能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物質生活,其中一些人的夢想在18世紀90年代新的國家政府的統治下得以實現。《建國者的財富》是對美國誕生的一次有益的重新思考,在人們對脆弱的社會結構和經濟不平等有了更為深刻認識的今天,這本書的意義尤為重大。
約翰 菲爾林(John Ferling),《贏得獨立:革命戰爭的決定性年份,1778—1781年》(Winning Independence: The Decisive Years of the Revolutionary War, 1778-1781)作者

在線試讀
第6章 “兩方炮火之間”(節 選)
經歷了3年多的邊境戰爭之後,26歲的喬治 華盛頓體形消瘦,藍色制服顯得很寬鬆。自從在布拉多克的軍隊中吃了腐肉之後,他就患上了慢性腸道疾病。冬天,在用於防禦的圍樁裡,濃煙彌漫的壁爐僅能提供些微溫暖,這讓他患上了嚴重的胸膜炎,他曾擔心自己得了肺結核。他現在極度厭惡戰爭,想到自己對於軍事生涯的斷斷續續的追求,他既沮喪又懊惱。
不過,在回到弗農山莊的家後,他在短時間內就恢復得足夠好,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