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紹興平湖調,又稱「越郡南詞」、「紹興平調」,是流行於浙江紹興及其周圍地區的一種曲藝形式,相傳這一曲藝初創于明代初期,成型于清代初期。紹興平湖調文辭高雅,曲調優美,旋律豐富,風格獨特,具有較強的文學性、音樂性和藝術性。傳統節目有《甘羅記》、《古玉杯》和《雙魚墜》等。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紹興市申報的「紹興平湖調」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鄭關富是紹興平湖調代表性傳承人,1961年考入紹興曲藝訓練班,師從胡紹祖、錢大可學習紹興平湖調,1966年進入紹興縣曲藝團,1986年調入紹興縣文化館任曲藝輔導幹部。本書是鄭關富口述文稿,以傳承人作為第一人稱口述的角度,記錄了紹興平湖調的傳承發展歷史,講述了鄭關富一生從事紹興平湖調藝術表演的經歷。同時,本書從文化價值、存續狀況、傳承保護等方面敘述紹興平湖調基本概況,對於紹興平湖調的傳承發展,具有較高的資料價值。目錄
第一章 項目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