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總論分3章。第一章較為系統地介紹了方藥學的定義、範圍、發展簡史,按朝代重點介紹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中藥學和方劑學專著。第二章介紹了產地與藥效的關係,以及道地藥材的概念,並簡單介紹了植物類葯、動物類葯、礦物類葯的採集;介紹了炮製的概念和目的,簡述了傳統炮製的常用方法;介紹了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毒性等方面的內容;介紹了中藥配伍關係及配伍禁忌。第三章重點介紹了方劑與治法,方劑的組方原則、方劑的變化、方劑的劑型及用法。 各論遵循「以葯帶方,方葯結合」的原則,按功效將方葯分為解表、清熱、瀉下、祛濕、溫里、理氣、消食、理血、化痰止咳平喘、平肝息風、安神、開竅、補虛、收澀共14章,收載中藥309味(其中主要藥物143味,其他葯166味),方劑167首(其中主要方劑80首,其他方87首)。每章分概說、中藥、方劑三部分。 索引分中藥名稱索引和方名索引兩部分。中藥名稱索引按藥名拼音順序編排。方名索引按方劑名拼音順序編排。目錄
上篇 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