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列寧 978701026988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30
商品編號: 978701026988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ISBN:9787010269887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列寧
頁數:66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045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19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馬克思主義者和自由主義民粹派爭論的中心問題是俄國資本主義的命運問題。而這個問題同俄國革命的前途和革命的領導權問題密切關聯。自由主義民粹派代表丹尼爾遜等人宣稱,資本主義在俄國的發展並不具備基礎,其產生純粹是人為措施的結果。民粹派認為俄國可以避開資本主義,通過農村公社達到「社會主義」。這個結論勢必否認俄國工人階級的歷史地位以及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作用,成為傳播馬克思主義和建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重要障礙。列寧認為,要批判民粹派的觀點,只分析它們的錯誤和舉出國內市場形成和發展的事實是不夠的,必須考察俄國資本主義的全部發展過程,分析俄國的經濟和社會階級結構。 全書共八章,列寧分析、批判了民粹派經濟學家的理論錯誤,集中闡述了有關資本主義國內市場的幾個基本理論原理;概括了改革后俄國農業資本主義演進的特點;闡述了俄國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問題;研究了國內市場的形成,論證了俄國已經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

目錄

編者引言
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大工業國內市場形成的過程(1895年底-1899年1月)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 民粹派經濟學家的理論錯誤
一 社會分工
二 工業人口增加,農業人口減少
三 小生產者的破產
四 民粹派關於額外價值不可能實現的理論
五 亞·斯密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社會總產品的生產和流通的觀點以及馬克思對這些觀點的批判
六 馬克思的實現論
七 國民收入論
八 為什麼資本主義國家必須有國外市場?
九 第一章的結論
第二章 農民的分化
第三章 地主從徭役經濟到資本主義經濟的過渡
第四章 商業性農業的發展
第五章 工業中資本主義的各最初階段
第六章 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家庭勞動
第七章 大機器工業的發展
第八章 國內市場的形成
附錄
列寧 非批判的批判(評1899年《科學評論》雜誌第12期
帕·斯克沃爾佐夫先生的論文《商品拜物教》)(1900年1-3月)
註釋
人名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