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沈清松,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中國思想與文化」講座教授。1980年取得比利時魯汶(Louvainla-Never)大學博士學位之後,任教台灣政治大學,歷任哲學系教授、主任、研究所所長,后擔任巴黎大學高等社會科學院客座研究員,魯汶大學Verbiest講座教授,維也納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心理學研究所客座教授等。 專長於中國哲學、現象學、科技的文化與宗教、哲學議題。主要著作有《現代哲學論衡》、《解除世界魔咒——科技對文化的衝擊與展望》、《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科技、人文價值與後現代》、《人我交融——自我成熟與入際關係》、《傳統的再生》、《追尋人生的意義——自我、社會與價值觀》、《呂格爾》、《台灣精神與文化發展》,以及Confucianism,Taoism and Constructive Realism(Vienna Univetjsity Press,1994),並主編有Dao Companion to Classical Philosophy(Springer,2004)等,另著有中、英、法、德文學術論文一百五十余篇。
目錄 總序
第一編
第一節 從比較哲學到跨文化哲學
第二節 關於文化傳輸的哲學考量
第三節 近五十年來中西哲學的回顧與展望
第四節 盈溢於主體性與相互性之外——對中西哲學「慷慨」之德的省思
第五節 創造性的對比與中國文化的前景
第二編
第一節 全球化、可普化倫理與宗教交談
第二節 海外華人與中道精神——從靈根自植到和諧外推
第三節 西聖遇逢東聖——當代中華新士林哲學與現代性困境的超克
第四節 儒家思想與可普遍化倫理
第五節 儒家利他主義、慷慨和正義:對全球化的回應
第三編
第一節 基督宗教、外推與中國化
第二節 外推精神與基督宗教中國化
第三節 儒學與基督教的會通
第四節 托馬斯自然法與老子天道的對話與會通
第五節 中西自然觀的哲學省思——兼論科技所需的人文精神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編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