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逸之間-陶淵明精神世界中的自然.歷史與社會 唐文明 978710807985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9
商品編號: 978710807985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隱逸之間-陶淵明精神世界中的自然.歷史與社會
ISBN:9787108079855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著編譯者:唐文明
頁數:31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040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出世與入世既是面對現實政治的選擇,也是面向內心價值的抉擇;不同的歷史環境、文化身份和各異的出處態度交織,共同塑造了古代文人的傳世形象與精神氣質。晉人陶淵明以詩文與不仕聞名,影響貫穿古今;而陶氏之隱屬儒家還是道家,為逸民還是隱者的問題,歷來備受關注。 本書圍繞《形影神》《飲酒》《桃花源記並詩》三組詩文及歷代詮注,揭開陶淵明思緒流連的獨特地帶與深邃旨趣,及其由儒而隱的心路歷程。作者從哲學的角度將他的精神世界關聯於原始儒學的核心義理,又將其人格行狀放入所處的生存處境與政治現實,從而把陶淵明思想定位在「隱逸之間」:以儒者為底色,以隱者為歸宿。

作者簡介

唐文明,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院副院長、儒學研究中心主任,中華孔子學會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倫理學、中國哲學與宗教學。美國聯合神學研究院(GRADUATE THEOLOGICAL UNION AT BERKELEY)、哈佛燕京學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香港中文大學、台灣大學、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訪問學者。已出版著作:《與命與仁:原始儒家倫理精神與現代性問題》(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近憂:文化政治與中國的未來》(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隱秘的顛覆:牟宗三、康德與原始儒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版);《敷教在寬:康有為孔教思想申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目錄

引言 逸民還是隱者 陶淵明的思想定位問題
渴望不朽與縱浪大化 從《形影神》組詩看陶淵明的自然觀念
形、影之苦與陳寅恪的新自然說
陶淵明的神不滅論
陶淵明的反報應論
《神釋》正解
自真風告逝,大偽斯興 從《飲酒》組詩看陶淵明的歷史哲學
寫作背景與文本結構
說避世之緣由
明歸隱之志趣
申不就之主意
陳飲酒之隱情
表弘道之初心
雖有父子無君臣 從《桃花源記並詩》看陶淵明的社會理想
仙與隱
隱與儒
陳寅恪《桃花源記旁證》的謀篇布局
餘論 儒教隱逸主義的另一種可能性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