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歷史對於人生的利弊》出版於1874年。是尼采繼《悲劇的誕生》之後計劃撰寫的系列短篇《不合時宜的考察》第二篇,也是他除《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和《論道德的譜系》之外知名度最高的作品。 在19世紀這個被稱為「歷史學的世紀」,針對歷史感的泛濫,尼採在這篇「不合時宜」之作中將批判的矛頭指向歷史學、語文學、黑格爾哲學、高等教育乃至文化等「時代性的、合時宜的東西」,追問歷史學於我們人生的用途,強調主體和當下對於歷史的意義。這種視歷史學為一種富於創造性的策略的觀點,使之成為後現代史學的先驅。 青年歷史學者周思成在本書中以文本與註釋1:2的比例對文中涉及的大量歷史、哲學背景以及明典、暗典、隱喻、反諷等做了詳細的註釋,並撰寫了長篇導讀,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重新思考歷史于當下的意義。作者簡介
周思成,湖南長沙人,歷史學博士,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蒙元史、民族史和軍事史。已出版作品《大汗之怒:元朝征伐日本小史》《隳三都:蒙古滅金圍城史》等,另有譯著多部。目錄
譯者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