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不上班-我的鄉村人生實驗 羅逸 978711566086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郵電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81
商品編號: 978711566086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餘生不上班-我的鄉村人生實驗
ISBN:9787115660862
出版社:人民郵電
著編譯者:羅逸
頁數:26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035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核心讀者: 對”996”工作制、高強度城市生活感到厭倦、迷茫的都市青年。渴望回歸自然、追求簡單生活、嚮往田園牧歌的都市人群。對鄉村生活、生態農業、可持續生活方式感興趣的讀者。拓展讀者: 關注社會議題、青年文化、人生選擇的知識分子、文藝青年。從事或關注鄉村建設、社區營造、社會創新等領域的從業者、研究者。有一定經濟基礎,希望尋找第二居所、投資鄉村的中產階級。
★推薦1:社會熱點:緊扣”逆城市化”“逃離北上廣”“躺平”“返鄉”“回籠漂”“小鎮青年”等社會熱點話題,引發讀者共鳴。
你是否也曾感到被困在鋼筋水泥的森林裡,渴望逃離996的內卷,尋找詩和遠方?《餘生不上班:我的鄉村人生實驗》正切中了當代年輕人的焦慮與渴望。它以”逆城市化”“逃離北上廣”“躺平”等社會熱點話題為切入點,講述了6個年輕人選擇離開城市,回歸鄉村,嘗試另一種生活方式的故事。他們的經歷,或許就是你正在尋找的答案,他們的迷茫和掙扎,也正是你我的內心寫照。這本書,將引發你對人生和社會深刻的共鳴與思考。
★推薦2:真實故事:書中人物故事真實可信,情感真摯,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代入感。
《餘生不上班》並非虛構的故事,而是6個年輕人真實的鄉村生活記錄。他們也曾和你我一樣,在城市中迷茫、焦慮、掙扎,最終選擇回歸鄉村,尋找新的可能性。書中記錄了他們在鄉村遇到的挑戰、收穫的喜悅、以及內心的成長,沒有矯揉造作,只有真情實感。這些真實的故事,充滿感染力,很容易讓讀者產生代入感,仿佛身臨其境地體驗著他們的鄉村生活。
★推薦3:多元視角:展現了不同背景、不同經歷的年輕人,在鄉村進行的多元化探索,具有啟發性和借鑒意義。
這本書並非只有一種聲音,而是彙集了不同背景、不同經歷的年輕人的鄉村故事。他們有的是創業者,有的是藝術家,有的是教育工作者,他們在鄉村的探索也各不相同。有的致力於發展生態農業,有的專注於鄉村教育,有的則探索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方式。這些多元的視角,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參考,也展現了鄉村生活的無限可能性,具有極強的啟發性和借鑒意義。
★推薦4:名人推薦:溫鐵軍、黃燈、汪星宇等作家聯袂推薦,張孝德、石嫣作序,提升圖書的影響力。
《餘生不上班》獲得了溫鐵軍、黃燈、汪星宇等作家的誠摯推薦,他們從各自的專業領域出發,對這本書給予了高度評價。溫鐵軍教授認為這本書”更值得關注”,黃燈老師稱讚作者”夯實了生命的根基”,汪星宇則表示這本書”能給你點啟發”。這些來自專業人士的認可,不僅提升了圖書的影響力,也增強了讀者對這本書的興趣和期待。
★推薦5:文筆優美:堪比李娟的文筆、胡安焉的思考與記錄。作者文筆細膩流暢,富有感染力,閱讀體驗佳。
除了真實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餘生不上班》的文字也值得稱道。作者羅逸的文筆細膩流暢,富有感染力,她善於用詩意的語言描繪鄉村的景色,用真摯的情感表達內心的感悟。閱讀這本書,不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也是一次美的享受。流暢的文字和優美的意境,將帶給讀者愉悅的閱讀體驗。是堪比李娟的文筆和胡安焉的思考與記錄。
★推薦6:深度思考:不僅關注個人選擇,也探討社會問題,引發讀者對人生和社會的反思。
《餘生不上班》並非簡單的鄉村生活記錄,它更是一部引發深度思考的作品。作者在講述個人故事的同時,也融入了對社會問題的探討,例如城鄉差異、精神內耗、人生意義等等。這本書將引發讀者對自身生活狀態的反思,對社會發展方向的思考,以及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係的重新審視。

內容簡介
去鄉村生活與創業,是一場勇敢者的”人生實驗”。
這裡不用打卡、不用996、不用通勤4小時、不用背房貸,但也充滿了被嘲諷、不被理解以及各種意想不到的阻礙。人們好奇,那些”逃離”了城市的人們,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以及去鄉村後過得怎麼樣了,於是誕生了這本書。
回歸鄉土的人中,有飽受”空心病”困擾,三次進村尋找自我的羅逸;有在四川小村建農場,把散落各地的家人重新團聚的唐亮;有從北京”白領”變為江南”農夫”的于建剛;有拒絕成為精緻”學術精英”,回鄉做了個”腳跨泥巴牆的教授”的潘家恩;有通過一場鄉村冒險,為童年創傷找到出口的趙陽;還有依然安住山間小院,用愛和慈悲幫助更多家庭的江偉偉。

作者簡介
羅逸,曾是溫鐵軍小毛驢市民農園團隊成員,做過地產、網店和教育創業公司的文案策劃。
她曾深陷都市焦慮,如同許多在鋼筋水泥森林中迷失的年輕人一樣,渴望找到內心的平靜與人生的答案。
一次偶然的生態農場志願活動,激發了她對嚮往的生活探索,讓她前後三次成功定居鄉村。多年的鄉村生活,讓羅逸的生命知覺逐漸復蘇。她不再是那個在都市中無知無覺的”空心人”,也找到了自己熱愛並願意從事一生的職業:寫作。目前與家人、一貓一狗定居在重慶鄉間。
自媒體賬號:逸的曠野
從事寫作和短視頻運營,分享可持續生活和文學和心靈成長。

精彩書評
青年人下鄉並不是一個很稀缺的話題,但這本書是把青年人的生命自覺與回歸鄉土緊密結合並作為主題思想來討論的,因此更值得關注。
—— 西南大學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八次危機》作者 溫鐵軍
羅逸從自身經歷出發,不斷追問:”我到底喜歡什麼?我這輩子到底要做什麼?”帶著生命的創痛,在一次次”返回”中,她夯實了生命的根基,恢復了飽滿的元氣,並找到了更多的同行者。可以說,這本書聚焦于年輕人的精神困惑和相應出路,將目光對準回歸鄉土的那批年輕人,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凸顯了”真實經驗”和”紮根大地”的重要價值。
—— 非虛構作家,《我的二本學生》作者 黃燈
一群有主見的年輕人,他們真回農村了!羅逸的文筆特別好,把他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寫得非常真實,看得你心裡癢癢的,也忍不住琢磨:人生到底怎麼活才有意義?如果你也迷茫了、累了,想換個活法,那這本書絕對能給你一點啟發。它不光講個人選擇,也講這時代的另一種出路。
—— 鄉村筆記創始人 汪星宇

目錄

目錄 ◆
第 一章 “空心人”的自我救贖
一、空心病 :隱秘的心理災難
二、第 一次進村:鄉村既是樂園,也是煉獄
三、第二次進村:回到”格子間”,再次迷失
四、第三次進村 :與”空心病”告別
第二章 去曠野,要有失敗的勇氣
一、玩中長大:不上興趣班,在鳥獸蟲魚中打發時光
二、壓抑的童年:貧窮的家境和嚴厲的母親
三、創業與冒險:為童年的苦與樂找個完美出口
第三章 在衝突與碰撞中,重建親密關係
一、人去房空:5個人散落在5個省市
二、幾隻”刺蝟”慢慢靠近:全家團圓後,才發現”愛”需要學習
三、跳脫消費主義:極簡而自由的生活觀
四、在家上學:農場是沒有圍牆的學校
五、大同理想:從生態家庭到生態村莊,我找到了使命
第四章 我是誰:找回丟失的身份
一、 拒絕被同化:一個”北漂人”的掙扎
二、 “慢”的藝術:在家鄉,與古老技藝重逢
三、 心的歸處:離開寫字樓,好好做個蠶農
四、 在父親的河流裡劃槳:多年後,我重新認識了父親
五、 學霸的醒悟:放下智識,打開感受力
第五章 “隱居”鄉野,建造精神莊園
一、獨居小院的男人:孤獨,但不孤單
二、構建自我:在被遺忘的山區,免費給貧困兒童上課
三、 看見天命:原始而粗獷的鄉土氣,成了幫助別人的”超能力”
四、 玩物亦修行:吹塤燒塤,因為很”土”所以著迷
五、 厚土人生:在泥土的負荷與柴火的炙熱中前行
第六章 人到中年,換種方式”拼事業”
一、 打手電連夜閱讀:一本”奇書”和一個大學生的驚詫
二、小鎮青年改頭換面:為了理想,我決定遠行
三、畢業後的先鋒實驗:放棄體制內工作,我在村裡守了3年10個月
四、 “成為”的力量:從支農學生到大學教授,我步步追尋他的足跡
五、 寧少發論文也要進村莊 :在村裡做事讓我感到”讀書有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