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勇氣 岸見一郎 978752074033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東方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69
商品編號: 978752074033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憤怒的勇氣
ISBN:9787520740333
出版社:東方
著編譯者:岸見一郎
頁數:24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031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將憤怒化為行動,改變人生,改變世界! 在這個不公與不合理現象層出不窮的時代,我們真正需要的「憤怒」是什麼? 本書從哲學及心理學的角度,教你如何合理地保持「憤怒」以及如何將憤怒轉化為推動自我發展及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 憤怒即力量:不再壓抑情緒,將憤怒轉化為改變的動力! 哲學與心理學的智慧:深入解讀阿德勒心理學,學習如何用理性對話和實際行動應對生活中的不公。 真實經歷,深刻洞察;從個人到社會,作者以親身經歷和歷史事件為例,揭示憤怒的真正價值,鼓勵你擁有說「不」的勇氣。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探討憤怒情緒的書籍,作者通過個人經歷和學術觀察,探討了私憤與公憤的區別,以及憤怒在個人和社會層面的作用。書中強調了理性對話和思考的重要性,以及通過憤怒促進社會變革的可能性。 本書作者是日本哲學家及阿德勒心理學專家岸見一郎,他認為憤怒不僅是情緒上的反應,也是一種對不公正現象的主動反抗。他不主張簡單的發泄怒氣,強調了憤怒情緒的合理性與非理性,並提出了通過對話和理性思考解決問題的思路。此外,書中還對公共憤怒與社會發展的關係進行了探討,呼籲讀者擁有改變世界的勇氣。 書中融合了對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等多個領域的深入思考,呈現了獨特的學術視角。

作者簡介

岸見一郎,1956年生於京都。攻讀完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系博士課程后滿期退學(專業為西洋哲學史)。著有《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兩書均與古賀史健合著,鑽石社出版),《別再表揚了》《不斥責、不表揚、不命令》(日經BP出版),《人生雖苦,但要活下去》(講談社出版),《此刻活著的勇氣》(NHK出版社出版),《不安的哲學》(祥伝社),《憤怒的勇氣》(河出書房新社出版),《從絕望到希望》(大和書房出版)。譯著有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講義》《人生意義的心理學》(arte出版),柏拉圖的《蒂邁歐/克里提亞》(白澤社出版),等等。

目錄

序章
第一章 去對抗這荒謬無稽的現實吧
世間儘是荒唐事
無法接受自己和親人的死亡
向難以接受的死亡問責
生病才能意識到什麼是「有價值的東西」
感染新冠肺炎病毒,面對不合理的現實
應對方法一:置之不理
應對方法二:適應這個世界
應對方法三:改變這個世界
其他可能的應對方式及其問題
我的立場:我們需要指出「這不是太奇怪了嗎?」
第二章 「空氣」根本就不存在
為什麼袖手旁觀
什麼是「讀空氣」
構成對話的要素——「場」和「間」的實體性
「個人的主體性」和「集體的主體性」
不要將「間」和「場」實體化
在意義外部與他人的接觸
並非是自然發生的「間」
「間」都是人造的
「讀空氣」但不會沉默的蘇格拉底
人為的空氣
對空氣的抵抗
「私」的過剩導致「空氣」的蔓延
故意對抗「空氣」的蘇格拉底
人必為己
第三章 不要屈服於壓力
名為「道德」的威壓
外部壓力:「給父母提供臟器是理所應當的」
政治性、策略性的道德綁架
不要陷入「父權制」的陷阱
習慣無意義規則是很可怕的
不可以默默地服從
本質比規則加重要
無法被遵守的規則是有問題的
不要對那些無意義的事情習以為常
像蘇格拉底一樣,為了法律和正義敢於迎戰危險
不需要自上而下的秩序
不要成為不正行為的幫凶
不要屈服於從眾的壓力
放棄「給人留下好印象」的執念
違背他人期待的勇氣
感情是「社會化」的產物,智力才是「主觀的」「人格的」東西
不要失去個性
無個性是始於無批判的遵從規則
不要陷入犬儒主義之中
思索的真理
憑藉「有限信息」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
從「扭曲的信息」中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
保持作為生活者的實感
作為受動的當事者去思考
沒有事情是與自己無關的
穿他人的鞋子(in one's shoes)
不能將一切交由他人做主
應該將研究學術和利益隔開
存在職業的政客嗎?
不要捲入政治支配權鬥爭的鬧劇之中
沉默不言相當於接受
第四章 不要忘記憤怒
不要去抑制你的憤怒
原來的問題不解決,同樣的問題還會反覆發生
憤怒的區別
憤怒帶來的勝利並不能解決問題
憤怒是拉開人與人之間距離的劣等感
公憤——理智的憤怒
理智的憤怒能夠傳播開來
不要恐懼孤獨
打破虛偽的團結
孤獨的勇氣是從與他人的團結中產生的
相信自己的夥伴
不要去分別
憤怒將人與人聯結起來
第五章 對話能夠改變世界
對話是什麼
現代——語言用法變得奇怪的時代
在邏格斯中投射出來
通過邏格斯捕捉真實
通過假設—同意的對話捕捉事實
對話與修辭術之間的區別
現代的修辭術
不去關注「誰」,關注是「什麼」
無法分離的人格
說話的內容中隱藏著說話「人」的背景
對話,是生活方式的問答
對話成立的條件
即便是智者也一無所知的「知識」
對等是對話的前提
「好意」使協作性的對話成為可能
「直率」讓我們不讀「空氣」敢於直接提問
即便暴露自己的無知也要提問的態度
理解那些抗拒對話的人
通過實力與對話解決問題
對話的成立從質疑自明性開始
語言作為一種符號時帶來的可能性和危險性
被動性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告別事後邏輯,選擇事前邏輯
輕信語言的後果
相對主義
擁有改變這個世界的勇氣
後記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