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內核修煉指南-如何擁有健康的自尊和他尊 劉翔平 978711176749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機械工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81
商品編號: 978711176749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穩定內核修煉指南-如何擁有健康的自尊和他尊
ISBN:9787111767497
出版社:機械工業
著編譯者:劉翔平
頁數:30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031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幫助情緒波動、猶豫退縮、自我懷疑、對他人評價敏感的你,塑造更加穩定的內核。 書中既有豐富的真實案例故事,也有專業知識的簡單科普,兼具專業性和易讀性。 書中附有量表自測和精美插畫,幫你實時監控自己的自尊和他尊,輕鬆閱讀。 心理學家許燕、岳曉東、賈曉明誠意推薦。

內容簡介

我們都希望擁有更穩定的內核,處變不驚,情緒穩定。在本書中,心理學家劉翔平教授指出,內核穩定的基礎是擁有健康的自尊和他尊。自尊,即相信「我是好的」;他尊,即相信「他人覺得我是好的」,以及相信「他人也是好的」。近年來,自尊成為一個流行的心理學概念,但劉翔平教授結合前沿的心理學研究和思考,以及中國文化和社會現實,揭示了只有自尊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同時建立起健康的他尊。書中對自尊和他尊是什麼、從哪裡來進行了深入的闡述,進而分別討論了如何走出低自尊的自我脆弱,以及如何應對低他尊的人際關係苦惱,幫助讀者塑造更健康的自尊和他尊,從而擁有穩定的內核。

作者簡介

劉翔平,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及臨床與諮詢心理學研究所所長,北京翔平中小學生心理教育培訓學校校長。率先將積極心理學理念引入我國,撰寫國內第一部介紹積極心理學的著作《給自己注入積極基因》(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主編「積極心理學叢書」(10本)(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江蘇教育出版社,2014),主編《當代積極心理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北京幸福公益基金項目等多項課題。作品曾榮獲國際積極心理學會頒發的「積極心理學優秀學術成果獎」。目前主要研究樂觀與希望、心理流暢體驗、積極關係、性格優勢等。

目錄

前言 穩定的內核=自尊+他尊
第一部分 自尊與他尊,一個也不能少
第一章 自尊:我眼中的自己
參与者與觀察者
自尊是一種特殊的自我評價
自尊=自信+自愛
第二章 他尊:他人眼中的我
自尊的盲點
我眼中的他和他人眼中的我
什麼是他尊
第三章 自尊與他尊的積極功能
顯示器的功能
調節器的功能
高自尊的積極作用
他尊的積極作用
心理健康=自尊+他尊
第四章 自尊和他尊的起源及其發展
鏡中我
人際關係對他尊的影響
超越詹姆斯的自尊公式
自尊和他尊的種子紮根于溫暖的親子關係
父母無條件的愛
自尊和他尊是穩定的有關自我和他人的認知模式
第二部分 走出低自尊的自我脆弱
第五章 增加對自己的積極反映
低自尊的人並不自卑
低自尊的人的自我形象較為模糊
適當地自我誇大是高自尊的王道
成敗皆我贏
控制的錯覺
孩子也是自己家的好
不愛冒險
低自尊者不妨適當地自我誇大
第六章 打破自我評價的負面偏差
自我提升還是自我一致
約拿情結
運用自我保護的方式來提升自己
不清楚自己要什麼
易受別人的影響
面子與利益哪一個重要
低自尊的衝突妨礙執行力
「樂中作苦」
因地制宜地決策
第七章 從患得患失到寵辱不驚
對於高、低自尊者,失敗意味著不同的東西
低自尊者放大對失敗的情緒反應
成功后也不能提升自信
低自尊者通過貶低他人來維護自尊
失敗后易放棄
失敗為什麼那麼可怕
如何不讓失敗妨礙我們的幸福
第八章 從有條件到無條件的自尊
什麼是有條件與無條件的自尊
無條件的自尊源自「他尊」
雄心還是虛榮心
兩種有條件的自尊
如何達成無條件的自尊
第九章 低自尊與抑鬱症
低自尊是滋生抑鬱症的土壤
抑鬱症的消極認知內容
低自尊並不等於抑鬱症
抑鬱症中的高自尊因素是治療的資源
有抑鬱傾向的人通過貶低他人維護自尊
抑鬱者更加需要學會增進積極心理
第三部分 應對低他尊者人際關係的苦惱
第十章 戒除追求虛榮成癮
低他尊視角下的虛榮成癮
低自尊視角下的虛榮心
對於高自尊者來說,回歸自我意味著回歸積極資源
比較是偷走幸福的賊
為什麼勸導低自尊的人提升自信是無效的
從關注自我轉向關注目標
相信他人的善意
第十一章 不再屈從與委屈
屈從與委屈的不同
照顧型的依戀關係
社交恐懼症與吞沒性焦慮
人人平等並非某種理念
自我傷害
被壓抑的憤怒會長期存在
以直報怨
第十二章 降低對人際拒絕的敏感性
人際關係的錯誤警報
人際拒絕的敏感性的種種表現
還是由於不安全依戀
人際拒絕後的兩種不同反應
兩種心理賬戶
從懷疑走向信任
第十三章 告別虛假高自尊
外顯高自尊,內隱低自尊
他人只是看客
反擊與報復
維護自我形象最重要
逆反氣質
克服自我中心,走向自我覺察與共情
結語 從追求自尊到建立穩定內核
自尊是一種穩定的特質,不易改變
追求高自尊:南轅北轍
高自尊與低自尊各有利弊
恰如其分的自尊是王道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