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城市文明 蘇智良 陳恆 978754268781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54268781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歷史與城市文明
ISBN:9787542687814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著編譯者:蘇智良 陳恆
頁數:43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022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歷史和城市文明之間的關係」這一主題,主要立足城市和城市史理論,從宏觀和微觀,理論和現實等不同角度,探討了與城市世界與歷史發展相關的種種論題。全書分為城市史、城市與社會、藝術中的都市文化、光啟評論四個塊面,收入學術論文、譯文二十余篇,論題涉及城市史、城市文化、都市藝術,以及一系列具體的城市生活內容,其中尤重上海本土城市文化的研究。

作者簡介

蘇智良,上海師範大學教授、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史學科建設委員會主任,2000—2007年擔任上海市歷史教科書主編,2007—2019年擔任上海市初中歷史教科書主編;兼任中國現代人物研究委員會主任、中國城市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史學會理事等。主編、撰寫有上海市初中歷史教科書(上海教育出版社版)、高中歷史教科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版)、《上海鄉土歷史》(上海教育出版社版)《日本歷史教科書事件風波》(人民出版社版)等數十種。獲得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一等獎、上海市哲社優秀成果一等獎、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等,主講的《上海史》為上海市精品課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為全國優秀教師、上海市高校首屆名師、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上海市教育新聞人物(2015)。

目錄

城市史
12至13世紀耶路撒冷的戰爭、朝聖與區域交流
全球史視域下的1892年漢堡霍亂及其影響
近代早期英國城市「大重建」浪潮再探討——以17世紀倫敦為例
英國東印度公司統治期間馬德拉斯的杜巴什階層研究(1641-1800)
薩斯基亞·薩森的全球城市理論——基於信息中心性的考察
文明交往視閾下伊朗內沙布爾歷史演進探析
歷史無意識的視覺提喻:美國現代城市圖像中的時空觀念,1920s-1950s
城市汽車交通治理的歷史分析——以近代上海華界為例
城市與社會
被遺忘的聖地與迥異的空間詩學:希伯來聖經文學中伯利恆的雙重空間敘事
利特菲爾德論題與《綠野仙蹤》研究的歷史化
「魯迅自成一家,後起摹擬者有老舍等人」——論30年代老舍長篇小說創作「國民性」主題的守與變
《子夜》:都市空間的「現代性」想象
吳方言的現狀及傳承路徑探究
何以為都:明代視覺文化中的南京圖像
民國杭州公墓建設與風景都市的建構
晚清民國報刊視閾中的「公園」
日本近代殖民擴張背景下「滿蒙」概念的製造——以鳥居龍藏的博物館調研為視角
新式職工的培育:申新公司養成教育模式考察
城市有機更新視域下紅色文化空間的當代建構——基於空間與文化的互動
藝術中的都市文化
二戰後藝術該如何表現「大屠殺」與納粹歷史?——以安塞姆·基弗《蘇拉密》為例
摩登與弄潮:光陸大戲院與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社會文化
越南奇觀與他者生產:從《真愛導遊》說起兼及越裔海外影像創作者的創作問題
光啟評論
時空的觀看與重構——《上海漂移:都市廢墟中的漫遊者與創生者》中的異質想象
「從開埠到開放:上海都市化18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