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自嘲平庸的凡人,也是認真生活的英雄。——凡人三部曲之「激情」。什麼是「好的工作」,內心的激情與熱愛為工作者帶來了什麼?事實上,激情也是有陷阱的。這個陷阱里,有過度工作的你,有成為「理想工人」的你,有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的你。如果熱愛是一場徒勞,你是否還會聽從內心的激情?這是一部反思職業與人的關係的作品,也是一場對內心激情與外在世界不平等關係的重塑之旅。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埃琳·A 契克為了追尋自己的激情,離開學了三年的工科專業,轉向社會學研究。作為激情原則的信奉者,她逐漸意識到,「我愛我的工作」也有陷阱:遵循「內心熱愛」做出專業或職業選擇的人,可能會因「過度工作」成為「理想工人」。 追隨內心的熱愛,聽從內心的激情。這樣的表達充滿力量。然而,「激情原則」為投身熱愛的人帶來了什麼?作者做了一系列訪談和調查,具體鮮活的訪談記錄和真實有力的調查數據告訴我們,激情原則在當今不穩定、不合理的勞動力市場中,很可能會讓勞動者成為理想工作者,僱主會「利用激情」使過度工作合理化,同時還會加劇階層、性別和種族間的不平等。很多人在沒有資源支持下僅僅追隨激情做出職業選擇,由於保障和跳板較少,得到的勞動回報與其付出不成正比,然而,有相應資源支持的人則更有條件去實現內心的「熱愛」。 一份「好的工作」,究竟有著怎樣的標準?如果熱愛是一場徒勞,你是否會多一些批判和反思?沒有人能夠給出確切的答案,但我們始終可以重新審視問題。作者簡介
埃琳·A 契克,密歇根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機械工程系副教授。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社會學博士,蒙大拿州立大學電氣工程和社會學學士。研究領域為性別社會學、文化社會學,曾為《大西洋月刊》《哈佛商業評論》《對話》撰寫專欄文章,其研究成果被《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哈佛商業評論》《時代》《衛報》《福布斯》等媒體廣泛引用,並得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多項資助。目錄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