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強制隔離戒毒措施具有較強的封閉性和隔離性,而社區康復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和社會性,兩者相互對立。這使得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由強制隔離戒毒場所返回社會時遭遇巨大落差,難以適應,在其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社會交往方式、生活方式、處理問題方式等方面,面臨諸多困難。 目前雖已存在從強制隔離戒毒到社區康復的「無縫銜接」嘗試,即社會工作者提前到強制隔離戒毒所內,為即將接受社區康復的對象服務,以實現從強制隔離戒毒到社區康復的順利過渡。但這種實踐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無縫」,在兩種制度之間依然存在「縫隙」,導致其發揮的作用有限,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由此,本書聚焦「強制隔離戒毒與社區康復無縫銜接制度何以可能?何以可為?」,基於強制隔離戒毒與社區康復間無縫銜接的已有實踐,以空間理論為基礎,圍繞戒毒人員從強制隔離戒毒到社區康復的空間轉換時面臨的社會適應問題,對強制隔離戒毒與社區康復間無縫銜接的制度建設展開探討與研究。作者簡介
滕明君,上海電力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社會工作政策、基層社會治理。發表論文10餘篇,其中CSSCI等中文核心期刊6篇,《建黨百年來中國社會治理範式的嬗變及啟示》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目錄
第一章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