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書評
★本書收錄了一些見證中古友誼的文章 、記錄,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反映了兩國的關係史,可以幫助讀者瞭解中古友誼,領悟友誼的重要意義,增添發展友誼的信心,並立志為友誼的進一步深化貢獻各自的力量和才智。
——徐貽聰,中國前駐古巴大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這本書定將在古巴和中國讀者中廣為流傳,兩國現在幾代乃至未來世代人民都將對它的創作深懷感激。它立足于史實,行文生動自然,通過一份份充分展現中古兩國相親相愛、相知相敬的史料,為留存歷史記憶作出貢獻。
這本新書中收集的史料提醒我們,中國和古巴之間發展起來的關係並非偶然,也不是短期的權宜之計。這兩個社會主義國家間的友誼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特殊的聯繫紐帶,從老一輩領導人到新一代領導人都親自關注並高度重視,兩國人民也相互認同、互親互愛。
——白詩德,巴共和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
目錄
前言/歷史見證中古友誼
前言/中國和古巴的故事
記憶篇
沈允熬:六十年前,我隨首任駐古巴大使申健赴哈瓦那履新
沈允熬:回眸六十年前美國雇傭軍入侵古巴
徐貽聰:卡斯特羅兄弟的中國知己
湯銘新:”拉美雄鷹”格瓦拉的光輝人生
劉玉琴:勞爾 卡斯特羅與《東方紅》
劉玉琴:我在卡斯特羅家下廚房
龐炳庵、謝文雄:我所經歷的中古建交
人文篇
孫光英:尋訪卡斯特羅的革命足跡
徐世澄:我和古巴的情緣
王治權:古巴,古巴!
寇順超:追尋老卡的足跡
霍曜飛:古巴就是大寫的藝術
弗洛拉 鄺:與時間攜手並進
交流篇
習近平覆信古巴科學家裴德樂
何塞 路易斯 羅瓦伊納:我的中國情緣
李艾:親歷哈瓦那大學漢語教學
約爾貝麗斯 羅塞爾:我在孔院當院長
勞爾 門查卡:爺爺口中的中國
特蕾莎 瑪麗亞 李 塞西略:我與哈瓦那中國城
瑪麗亞 特雷莎 蒙特斯 德奧卡 蔡:我的中國和古巴
卡桑德拉 西西利亞 蒙蒂亞努 法哈多:學中醫,也學做人
後記
前言/序言
中國和古巴,一大一小,人口數量差異巨大,相隔千山萬水,但兩國人民相互理解,彼此尊重,互相支持,友誼源遠流長,歷久彌新,成了”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堪稱國家間相互關係的典範。
1960年,剛剛取得武裝革命勝利、建立新型政權未幾的古巴政府,在百廢待興之時,其總理菲德爾 卡斯特羅在百萬民眾面前,大聲詢問:”革命的古巴是否應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立即得到響徹雲霄的一致響應:”應該,應該!”從而開啟了兩國關係的新紀元。經過談判,兩國政府決定從當年的9月28日起建交,古巴成為西半球第一個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中國的外交正式踏進了人類居住的另一半星球。
在近代史上,中國與古巴的往來始於近兩百年前。一批為了謀生的中國人,以”苦力”的身份抵達古巴,在古巴的甘蔗田裡出賣勞力。久而久之,此類人群集聚至數十萬,為古巴的傳統耕作增添了力量,為古巴的發展作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此外,這些來自遠方的僑民,勇敢地參加了古巴的獨立進程,組成”營”建制的武裝力量,與古巴人民一道,英勇頑強、前赴後繼地戰鬥,得到爭取獨立鬥爭領導人”沒有一個古巴華人是逃兵,沒有一個古巴華人是叛徒”的讚譽。另一方面,那些遠涉重洋、移居古巴的中國人,還帶去了中國的文化、文明、習俗,對這個加勒比國家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形成古巴現今文明的三大來源之一(另兩個來源分別是歐洲和非洲),為中國和古巴的友誼奠定下了堅實、重要、渾厚的基礎。
兩國建立外交關係以後,在雙方歷代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和直接推動下,友誼愈益深厚,理解逐漸加深,互通有無,守望相助,在共同選擇的道路上相幫相扶,越走越近,使得雙邊關係進入了歷史的最好時期。
本書收錄了一些見證中古友誼的文章 、記錄,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反映了兩國的關係史,可以幫助讀者瞭解中古友誼,領悟友誼的重要意義,增添發展友誼的信心,並立志為友誼的進一步深化貢獻各自的力量和才智。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