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就在案證據提取的角度而言,律師工作是被動的,但是對於控方證據的質疑可以是主動的。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才能有效地找到證據的疑點,並將其作為「攻破」全案的核心點? 作者在案件辦理中嘗試找到一種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基於構成要件要素重構證據體系。主要分為以下五步來進行: 第一步,解析構成要件要素。可以將構成要件要素看作犯罪構成的基石。任何一個罪名,只要缺少所有基石(構成要件要素)中的任意一塊,則指控罪名將不成立。 第二步,初步重構證據體系。在對全案卷宗有一個基本了解以後,需要對卷中各份證據形成的時間順序有一個梳理。通過時間梳理證據形成順序后,便能清晰地感知到偵查人員在當時的環境下是如何思考的,進而可以推測定罪邏輯。 第三步,重構指控邏輯。不僅需要關注當事人的回答,更重要的是理解偵查人員每一個問題背後的用意。 第四步,拆解證據。辯護律師在閱卷時必須通過庖丁解牛的方式將證據拆解為一個個可以對應到構成要件要素的證據,為後續的精準辯護、有效辯護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第五步,整體重構證據體系。可以通過列表的方法將能證明通過構成要件要素的證據一一列舉,以此構建證據體系,從而進一步分析。作者簡介
李華,盈科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盈科全國業務指導委員會主任。李華律師作為盈科全國業務指導委員會主任,負責盈科體系內的專業化建設,帶領盈科律師,構建出完整的專業化法律服務體系,包括研究院、專業委員會及綜合性法律中心,推動盈科律師專業化的法律服務,以適應法律服務市場不斷細分的需要。在此基礎上,通過集成各專業委員會縱深化的法律服務能力為客戶提供綜合性的法律服務。曾榮獲全國律師行業優秀黨員律師、北京市優秀律師、朝陽區優秀律師、朝陽區首屆優秀女律師、朝陽區優秀黨員的榮譽稱號。目錄
上篇 規則與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