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正義的核心是平等,但平等卻不是正義的全部。類似案件的運用有著極強的現實面向和實踐旨趣。為了實現類似案件類似審理,司法案例應如何成為裁判文書的說理依據?案例成為說理依據與成為裁判依據之間的區別在哪裡?司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於案例制度又將意味著什麼?這些問題決定著案例制度未來能否真正紮根中國大地。 本書旨在回答法官在進行裁判說理時應如何運用案例的問題。正文部分由八個章節組成:第一章是案例的含義、性質與功能。第二章是案例成為說理依據的理論與實踐,包括裁判為何必須說理、案例作為說理依據的必要性和價值,以及分析案例在具體化說理中的作用過程。第三章是說理依據的運用,從比較法的視角進一步探討說理依據的種類。第四章是以案說理的實證研究,為以案說理提供實踐層面的對策建議。第五章至第七章是以案說理的方法論,包括類似案件的檢索、類似案件的判斷以及類似案件的衝突與解決,為法官提供選取類案的原則和標準。第八章是數字時代以案說理如何走向深處,從智慧司法的特點出發,對數字時代如何以案說理進行描摹和預判。作者簡介
高尚,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司法裁判理論、判例制度。主持司法部2017年度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中青年課題「以案例衡平促進法律統一適用:法官偏離司法先例時的衡平與補救機制研究」、中國法學會2018年後期資助項目「德國判例使用方法研究」。著有《德國判例使用方法研究》《中國司法先例與案例制度研究》(合著)等,在《法律科學》《環球法律評論》等刊物發表論文十數篇。目錄
推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