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子思子.孔叢子 (精 )-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9787101169577 陳桐生 孫雪霞譯注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華書局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58
商品編號: 978710116957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曾子.子思子.孔叢子 (精 )-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ISBN:9787101169577
出版社:中華書局
著編譯者:陳桐生 孫雪霞譯注
頁數:86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473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曾子.子思子.孔叢子 (精 )-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787101169577 陳桐生 孫雪霞譯注

內容簡介

在孔門七十子中,曾參被稱為曾子,是對中國後代思想文化影響最大的學者,也是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他的《孝經》被稱為「百行之宗,五教之要」;《大學》提出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從倫理到政治的人生髮展思路,被中國封建時代文人奉為人生圭臬。曾子在先秦說理散文發展史上也有重要地位,中國典型的專題說理散文,是在曾子時代出現的。 孔伋,字子思,是孔子之孫,孔鯉之子,是戰國前期儒家一大重鎮,也是孔子後人中一大思想家,宋儒甚至編製了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一脈相承的道統體系,學者們將子思與孟子合稱「思孟」。戰國時期,學術界重視的是子思論述仁、義、禮、智、聖五種德行的作品。到了宋代,以道德心性學說為核心內容的新儒學興起,子思的另一篇代表作《中庸》因此受到特殊重視,被朱熹列為「四書」之一。《中庸》是儒家論述心性道德培養的重要作品,被宋儒說成是「孔門傳授心法」之作。 《孔叢子》是一部相當於「孔家雜記」的書,其記述自孔子始,下歷子思、子上、子高、子順、子魚,迄東漢中期的孔子二十三世孫季彥,共記錄了十幾位孔子後代子孫的言語行事。時間跨度近六百年,涉及的內容廣泛而豐富,對於了解孔子世家的發展、演變以及一些著名人物的嘉言懿行、家學傳授等等,有著重要的文獻價值。

目錄

曾子
前言
孝經第一
大學第二
曾子問第三
主言第四
曾子立事第五
曾子本孝第六
曾子立孝第七
曾子大孝第八
曾子事父母第九
曾子制言上第十
曾子制言中第十一
曾子制言下第十二
曾子疾病第十三
曾子天圓第十四
子思子
前言
中庸第一
坊記第二
表記第三
緇衣第四
魯穆公問子思第五
五行第六
孔叢子
前言
卷一
嘉言第一
論書第二
記義第三
卷二
刑論第四
記問第五
雜訓第六
居衛第七
卷三
巡守第八
公儀第九
抗志第十
小爾雅第十一
卷四
公孫龍第十二
儒服第十三
對魏王第十四
卷五
陳士義第十五
論勢第十六
執節第十七
卷六
詰墨第十八
獨治第十九
問軍禮第二十
答問第二十一
卷七
連叢子上第二十二
連叢子下第二十三
附錄 《孔叢子》佚文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