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轉型期道德動因多元及導引研究 彭懷祖 978701026897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72
商品編號: 978701026897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社會轉型期道德動因多元及導引研究
ISBN:9787010268972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彭懷祖
頁數:22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471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道德視閾下,人的行為可分為道德行為、合道德行為與不道德行為。道德行為是模範踐行社會規範、自覺犧牲自身利益基礎上的利他行為;合道德行為是符合社會規範的利他行為;不道德行為是違反社會規範,以致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的行為。道德動因是道德行為發生的動力和原因,其研究必須遵循理性精神、辯證精神、實踐精神。梳理諸倫理學理論體系,分析中國道德傳統,非常必要。道德理論與傳統告訴我們:道德動因研究應關注動因純粹多元與泛化,應為道德氛圍濃郁貢獻力量。市場經濟有著正面效應與負面影響,開放社會需要核心價值引領與多元追求並存,信息時代社會節 奏加快與虛擬特徵明顯,社會現實必然要求道德動因多元。道德動因多元的存在有著生理、心理基礎,應該選擇人性、性格、認知、情感分類加以討論,人確實具有道德動因多元的可能。道德動因多元的”總綱”是信念堅定,信念堅定的由來可分為責任意識、同情心理、自我完善、感恩回饋和幸福追求等五個類別。真實、效果、規範是發揮道德動因多元作用的關鍵詞。道德動因多元的研究與探索是有意義的。反對道德動因的泛化、警惕道德動因的純粹、提倡道德動因的多元,會促進全社會道德力量的提升。

作者簡介
彭懷祖,南通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江蘇先進典型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專家,中國倫理學會理事,中國文明網特邀質量監督員,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多次擔任中宣部、中央文明辦、中國文明網相關活動的評審專家。長期從事倫理學基礎理論研究,以道德動因多元、公民行為道德分層研究為視角,致力於提升榜樣教育效應研究,形成較為鮮明的學術主張。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社會轉型期道德動因多元及導引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和諧社會視閾下的榜樣與偶像研究》、中央文明辦《發揮道德先進典型、公眾人物思想道德建設示範作用》等省部級以上課題9項,在CSSCI期刊、國家級報紙發表論文數十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2篇、論點摘編2篇,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9篇,出版專著8部,獲全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項,其餘省部級以上獎勵8項,2015-2018連續四年獲中國倫理學會年度優秀論文獎。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