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團時期清廷決策機制研究 吳寶曉 978730722865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武漢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941
商品編號: 978730722865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義和團時期清廷決策機制研究
ISBN:9787307228658
出版社:武漢大學
著編譯者:吳寶曉
頁數:42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457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義和團時期的清廷政策與決策情況為研究主體,根據研究19世紀末義和團出現後晚清政府的奏摺、硃批等,分析西太后、榮祿、剛毅和徐桐、載漪等人如何通過發布上諭影響清廷政策,軍機處和內閣在政策層面的制約與互動,以及清廷和地方督撫圍繞政策分歧產生的多方互動等。通過解剖京官作品,研究京畿區域的政治生態和區域文化狀況,解讀晚清決策層的思維、語言和行為方式。

目錄

上篇 義和團時期清廷決策機制研究
第一章 滯留京城京官與義和團時期歷史塑造
第二章 甲午戰爭后清廷危機應對方略及決策機制
第一節 改弦和易轍
第二節 策略和語言
第三章 頤和園謀划與京畿地區事態走勢的變化
第一節 頤和園謀划及其傳聞
第二節 對外宣戰後的清廷決策機制
第三節 居中調度榮總統
第四節 互保下的眾生相
第五節 偽奏與偽書
下篇 義和團時期政治現象溯源
第四章 政策層面的進一步探討
第一節 京畿地區驅夷派與義和團關係之發現
第二節 常態下的權變、合作和鬥法及其與義和團時期的對照
第三節 清末新政時期的演變態勢
第五章 其他相關問題
第一節 葉昌熾《緣督廬日記》與京官歷史解釋系統的構建
第二節 驅夷派運用萬國公法時的政策性權變
第三節 個人品行與人際關係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