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版權保護與版權產業發展 魏建 徐愷岳 田燕梅 等 978750969924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經濟管理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50969924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人工智能 版權保護與版權產業發展
ISBN:9787509699249
出版社:經濟管理
著編譯者:魏建 徐愷岳 田燕梅 等
頁數:27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437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以人工智能、版權保護對版權產業發展的雙重推動作用為研究對象,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歸納總結了我國版權制度與人工智能技術對版權產業發展的影響及改進方向,分析確定了最優版權保護的水平和途徑,為制定版權產業發展戰略提供了政策建議,從而推動了人工智能、版權保護的良性互動,更進一步促進了版權產業的發展。

作者簡介

魏建,男,山東博興人,1969年出生,經濟學博士,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法經濟學研究所所長、《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編。2006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6-2007年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法學院法經濟學方向訪學一年。主要研究領域為法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和資本市場。先後出版5部專著,主持承擔和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等期刊發表文章百余篇。主要著作有《法經濟學:分析基礎與分析範式》《管理層收購的成功之路》《法經濟學:基礎與比較》等。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文獻綜述
第三節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四節 研究框架與技術路線圖
第五節 研究創新點
第二章 版權產業及其發展態勢
第一節 版權、版權產業的定義
一、版權相關概念
二、版權產業概念與相關類別
第二節 版權產業的價值及其實現基礎
一、版權產業的價值
二、版權產業價值的實現基礎:版權保護
第三節 版權產業的發展目標
一、具有更高的社會價值
二、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益
第四節 版權產業的發展現狀:數字網絡與版權產業
一、數字網絡時代的版權產業發展態勢
二、數字網絡時代版權消費形態的變化
三、數字網絡時代版權產業的商業新模式
第五節 版權產業發展中暴露的問題
一、版權產業政策效應有限
二、數字網絡時代版權作品的供需不匹配
三、版權制度邊界無法涵蓋技術邊界
四、版權產業忽視其社會價值
第三章 人工智能對版權產業的影響及挑戰
第一節 科技進步與版權產業發展
一、科技進步與版權產業演進
二、科技進步對版權產業的影響
第二節 人工智能技術與版權產業的融合
一、人工智能與版權產業結合的維度
二、與版權產業融合的主要人工智能技術類型
三、人工智能與版權產業結合實例
四、人工智能技術與版權產業結合的困境
第三節 人工智能對版權內在價值的影響
一、機械複製帶來的價值影響
二、小眾文化帶來的價值影響
三、信息過濾帶來的價值影響
四、虛擬時空帶來的價值影響
五、人工智能審美帶來的價值影響
第四節 人工智能技術對版權制度的挑戰及應對
一、人工智能技術產物的創作與定性
二、人工智能產物的收益分配方式
三、人工智能創作的社會效應
第四章 人工智能、版權保護與版權產業發展的關係
第一節 人工智能、版權保護與版權產業發展的數理分析
一、理論分析
二、數理模型推導
第二節 人工智能、版權保護與版權產業發展的實證檢驗
一、假設的提出
二、研究設計
三、實證分析結果
四、研究結論
第三節 人工智能促進版權產業發展的實證分析:以電影市場為例
一、內容製作及其傳播的互聯網化
二、電影票房影響因素的研究設計
三、電影票房影響因素的回歸結果
四、人工智能及網絡技術對電影票房的影響
第五章 版權保護的再平衡:幾個典型事實
第一節 版權制度中的利益平衡
一、著作權人的權益訴求
二、保護公眾使用權的必要性
三、版權相關網絡平台的著作權糾紛
四、合理使用制度與內容創作利益平衡
五、網絡版權保護方式比較分析
六、關於現行版權保護制度平衡性的小結
第二節 合作以保護權利:避風港規則的司法實踐
一、避風港規則的責任配置與版權保護:理論框架
二、研究設計與數據統計
三、避風港案件判決影響因素分析
四、從原告合作積極性角度分析避風港規則的合理性
五、關於避風港規則案件的結論
第三節 兩類著作權批量維權組織的比較分析
一、兩類批量訴訟發起者的比較
二、策略性訴訟權利保護績效的實證分析
第四節 版權保護限度與反壟斷規制:以數字音樂為例
一、國內數字音樂產業的發展
二、國內數字音樂產業面臨的挑戰
三、數字音樂產業壟斷損失與交易效率的數理分析
第五節 人工智能傳播與版權保護:以短視頻算法為例
一、國內短視頻網站的特點、發展與潛在問題
二、選擇性版權保護行為的實證檢驗
三、網絡短視頻產業發展建議
第六節 現狀:版權保護的挑戰從局部向全局發展
第六章 人工智能時代版權產業發展建議
第一節 降低版權交易成本
一、合理使用制度的改進
二、版權登記交易平台存在的必要性
第二節 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保護版權產業
一、人工智能技術與避風港規則改善
二、人工智能技術與合理使用的辨別
第三節 平台算法的有序發展
一、明確平台算法的行為責任
二、對平台及其算法展開穿透式監管
第四節 配套制度的完善
一、制定推動人工智能與版權產業良性互動的產業政策
二、重視版權產業的社會價值
三、兩類維權組織共存,共同提高版權保護水平
四、改進版權行政保護
五、設立版權保險制度
第七章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