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說法-刑事糾紛法律指引 李曉 978751714972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言實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51714972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以案說法-刑事糾紛法律指引
ISBN:9787517149729
出版社:中國言實
著編譯者:李曉
叢書名:做自己的律師
頁數:23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434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為了增強人民群眾刑事法律意識,預防並解決刑事法律糾紛,我們組織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刑事律師編寫了本書。本書精心選取常見的40多個刑事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通過專家解讀和專家建議的形式,向廣大讀者解讀刑事法律,並傳授預防之策。本書所選的案例涉及面廣,涵蓋了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侵犯財產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等7大類40餘個常見罪名,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作者簡介

李曉,男,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學院實踐法學研究所所長,碩士研究生導師,兼職律師,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模擬法庭教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曾從事刑事審判工作十余年,任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長,高級法官。 現主要從事刑事訴訟法學、刑事證據法學的教學研究和刑事司法實務工作,開設《模擬法庭》《刑法與刑事訴訟法案例研習》《證據法學》等課程。主持北京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一項;博士論文獲第四屆陳光中訴訟法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相關案例研究獲最高人民法院年度優秀案例一等獎。

目錄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
「醉」上加罪
「暴恐視頻」不可傳
軍事愛好合法,非法持槍涉刑
酒駕后欲蓋彌彰,法網疏而不漏
「車鬧」危險大,乘車需文明
二、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食」刻警惕,依法護「胃」
故意銷毀會計賬簿可能構成犯罪
民企也要反腐
華爾街之「牢」:別被慾望吞噬
虛開發票不可取,切勿貪圖小便宜
玩具易仿,但別亂仿
合規投標,共創良好市場
是詐騙,還是民事欺詐?
直播雖好,但不可薦股
土地的使用權不可隨意轉讓
三、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路邊「鮮花」不要采,入罪鐵窗獨徘徊
「民間送養」可能構成犯罪
出售個人信息,面臨牢獄之災
買賣手機號碼,可能涉及犯罪
面對回饋小禮品,切莫因小失大
「全國範圍找車」也犯法
已婚者在國外與他人結婚,警惕犯重婚罪
事實婚姻可能構成重婚罪
四、侵犯財產罪
盜竊被察竟動手,轉化搶劫罪加等
撿到手機不歸還,道德有虧涉盜竊
自助結賬超市竊取商品屬於犯罪嗎
想當網紅?別被MCN機構騙了!
警惕「身邊人」的詐騙
「借錢不還」什麼情況下構成詐騙罪
反向刷單:聰明反被聰明誤
勞動報酬受刑法保護
五、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謹防網絡犯罪,莫入「幫信」陷阱
辯稱銀行卡、電話卡丟失,看司法機關如何採信
「網絡鍵盤俠」也犯罪?
小心二元期權投資成賭博
通過虛假訴訟轉移財產可「刑」嗎
打「假官司」惹「真麻煩」
做老賴?當心觸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非法買賣象牙製品,獲刑
受保護的「野樹」不能采!
制毒被判死刑,新精神活性物質為何物
六、貪污賄賂罪
沒有獲得非法財物,為什麼仍是受賄
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也可能構成犯罪
單位行賄同樣受處罰
私分國有資產?還是共同貪污?
七、瀆職罪
謹防職權濫用構成犯罪
負責負到底,過失也釀禍
權力不可任性,徇私枉法必受制裁
維護司法公正,杜絕枉法裁判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