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教程 蓋凱程 韓文龍 978752274386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12
商品編號: 978752274386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新質生產力教程
ISBN:9787522743868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蓋凱程 韓文龍
頁數:26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424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新質生產力」是提出的新概念,也是中國自主的經濟學知識體系的重大原創性成果。它既是理論問題,也是實踐問題;既是發展命題,更是改革命題。為了更好地對這一重大理論和實踐命題進行體系化研究、學理化闡釋和大眾化傳播,我們充分發揮政治經濟學國家重點學科和國家級平台優勢編著了《新質生產力教程》,沿著新質生產力的理論內涵、實踐內涵、三大著力點、實現路徑、構建新型生產關係的思路展開論述,力圖為讀者呈現系統性和前瞻性的知識圖譜。本教程可以作為大眾學習新質生產力的普及性讀物或者大學經濟學專業教材使用。

作者簡介

韓文龍,男,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課程思政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省級高層次人才計劃和校級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數字經濟、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農村土地問題。近年來在《中國社會科學》等期刊發表論文一百余篇,其中被《新華文摘》以及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轉載二十余篇,出版著作三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三項。相關著作和論文曾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陝兩省第十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四川省第十八次哲學社會科學獎一等獎等。撰寫的相關資政報告獲得國家領導、中央統戰部、教育部、省政協等批示或採納。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新質生產力的時間軸
一 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時間點
二 新質生產力背後的時間軸
第二節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時代背景
一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發展
二 高質量發展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三 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第三節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理論意義
一 新質生產力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二 新質生產力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實踐經驗總結
三 新質生產力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了理論指引
第四節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意義
一 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利於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二 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利於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三 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利於促進經濟綠色轉型
四 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利於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第五節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世界影響及意義
一 發展新質生產力將深刻影響國際產業分工和全球要素配置
二 發展新質生產力將重塑全球經濟格局
三 發展新質生產力能夠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新的發展路徑
第一章 新質生產力的理論內涵與發展水平
第一節 理論淵源
一 馬克思的生產力理論
二 中國共產黨人關於生產力理論的創新發展
第二節 理論邏輯
一 創新驅動
二 產業為基
三 未來布局
第三節 具體內涵
一 新質生產力的「新」在何處
二 新質生產力的「質」是什麼
三 新質生產力的「先進性」體現
第四節 理論創新
一 深刻總結了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
二 深刻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經濟規律
三 深刻總結了以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經驗
第五節 發展水平
一 省級新質生產力發展現狀及趨勢
二 重點城市新質生產力發展現狀及趨勢
三 行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現狀及趨勢
四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第二章 新質生產力的實踐內涵
第一節 實踐邏輯
一 新質生產力是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必然要求
二 新質生產力是在傳統生產力發展基礎上的躍升
三 新質生產力是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四 新質生產力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途徑
第二節 實踐品質
一 新質生產力推動創新發展
二 新質生產力推動協調發展
三 新質生產力推動綠色發展
四 新質生產力推動開放發展
五 新質生產力推動共享發展
第三節 實踐方法論
一 堅持先立后破
二 堅持因地制宜
三 堅持分類指導
第四節 具體內容
一 新質生產力的實踐動力是新技術
二 新質生產力的實踐核心是新要素
三 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載體是現代化產業體系
第五節 實踐創新
一 技術創新
二 產業創新
三 制度創新
第三章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三大著力點
第一節 新技術
一 新的通用數字技術
二 先導性技術
三 傳統產業改造技術
第二節 新要素
一 新型勞動者
二 新型勞動資料
三 新型勞動對象
四 要素優化組合的躍升與全要素生產率提升
第三節 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 動力產業
二 先導產業
三 引致性產業
第四章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現路徑(上)
第一節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素
一 培養優質的新型勞動者隊伍
二 推進新勞動資料的深刻發展
三 實現新勞動對象的延伸和拓展
四 提升生產要素的組合效率
第二節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一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實踐邏輯
二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實現路徑
第三節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實踐邏輯
二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實現路徑
三 以新質生產力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第五章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現路徑(下)
第一節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一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時代邏輯
二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大意義
三 準確把握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基本要求
四 紮實落實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點任務
五 在新質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運動中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三大關係
第二節 促進綠色發展
一 綠色發展理念的歷史沿革
二 綠色發展的重大意義
三 綠色發展的實現路徑
第三節 擴大開放和國際合作
一 深刻認識擴大開放的時代背景
二 高水平擴大開放與國際合作
三 構建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的戰略舉措
第六章 構建新型生產關係
第一節 新型生產關係的理論內涵
一 生產關係的基礎理論
二 新型生產關係的理論邏輯
三 新型生產關係的具體內涵
第二節 新型生產關係與傳統生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