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論文集,收錄了多篇優秀的論文,探討了政治、稅收與法治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明確提出,公共財政理論研究應重點關注政府的稅收和支出活動,公共財政的交易路徑應將重要的核心放在政治與財政關係得以治理的制度框架上。本書每篇論文都經過精心挑選,以闡述這些關係的某個方面,並且它們之間相互聯繫、互為補充。 本書中選取的論文涉及以下一些議題:民主社會中自我所有權與稅收之間的關係;財產、稅收和預算公用品;關於納稅人權利的各種概念;公投作為徵稅措施的公共決策方法;消費稅與利益集團政治;訴訟是如何變成稅收的另一種形式;地價稅優於其他形式稅收的案例;等等。 本書可以作為研究生稅收政策課程的參考書,它為讀者提供了關於民主稅收在理論上應該是什麼,以及政治如何塑造我們稅收制度的實際實施的基本分析。作者簡介
王逸帥,先後在上海交通大學和挪威卑爾根大學(Bergen University)獲管理學博士學位和比較政治學博十學位,現任教於華東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主要研究興趣包括政府治理、立法政治和人大預算監督,近年來圍繞這些議題展開了較為深入的實證調研和跨學科探討,在相關期刊進行學術發表基礎上,主持完成了國家和省部級課題四項,企事業委託項目六項,相關專報被中央部委和地方人大採納。目前研究主要側重於立法民主參与(2023企事業委託項目)和人大預算監督運行質效(2023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出版過《參与式治理的興起:地方人大公共預算監督問責的模式與實踐》等中英文專著兩部。目錄
1 民主稅收的憲法治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