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高峰
安徽大學三級教授,碩士生導師。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入選安徽大學首批”優秀人才計劃”,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1項、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1項、一般項目2項,參與省部級項目10余項;在《文藝研究》《裝飾》《文藝爭鳴》《民族藝術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淮河流域地理區位及民間陶瓷工藝概貌
第一節 淮河流域地理區位及文化概況
第二節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工藝的分佈
第三節 淮河流域代表性民間陶瓷項目
第二章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工藝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工藝的形成原因
第二節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工藝的發展歷史
第三章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的製作工藝
第一節 淮河流域界首彩陶的製作工藝
第二節 淮河流域壽州窯陶瓷的製作工藝
第四章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的器型與裝飾
第一節 淮河流域界首彩陶的器型與裝飾
第二節 淮河流域壽州窯陶瓷的器型與裝飾
第五章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的審美特徵和文化內涵
第一節 淮河流域界首彩陶的審美特徵和文化內涵
第二節 淮河流域壽州窯陶瓷的審美特徵和文化內涵
第六章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工藝遺產的價值
第一節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工藝的實用價值
第二節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工藝的歷史價值
第三節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工藝的文化價值
第四節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工藝的美學價值
第五節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工藝的科學價值
第六節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工藝的社會價值
第七章 “非遺”保護模式和生產性保護案例
第一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
第二節 “非遺”保護的歷程與保護模式
第三節 “非遺”生產性保護的內涵及主要模式
第四節 景德鎮陶瓷生產性保護案例
第八章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工藝的發展成效與問題
第一節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工藝的發展成效
第二節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工藝面臨的現實問題
第九章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工藝生產性保護的原則與措施
第一節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工藝生產性保護原則
第二節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生產性保護責任體系構建
第三節 淮河流域民間陶瓷工藝生產性保護措施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