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蹊集 (二)-葛劍雄先生從教六十年誌慶論文集 本書編委會 978730917622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復旦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145
商品編號: 978730917622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成蹊集 (二)-葛劍雄先生從教六十年誌慶論文集
ISBN:9787309176223
出版社:復旦大學
著編譯者:本書編委會
頁數:59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334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葛劍雄教授是著名的移民史、人口史專家,2024年12月是葛劍雄教授的八十歲生日,也是其從教六十周年。 本中所收錄的文章皆來自先生指導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員,多數是在學術期刊已發表過的文章,亦有少部分新撰寫的文章。紀念文集從人口史、移民史、文化史等方面,集中體現了葛劍雄教授所指導的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與研究成績。

目錄 人類文明發展的主線和歷史地理學的使命(代序)
人口史與移民史研究
抗戰時期人口流遷狀況研究
從清末山東黃河南岸十三州縣遷民及返遷看政府與農民關係
太平天國戰後皖南地區的移民活動
鄂爾多斯地區近代移民研究
清代伊犁地區人口遷移研究
1929年河南災民移墾東北述論
宣統甘肅「地理調查表」里的城鄉與晚清北方城鄉人口結構
清代新疆喀什噶爾人口變遷探析
近代廣東的瑤族人口調查研究(1928—1953)
經濟史研究
無中生有 有生於無——早期銅器石范地理分佈考
明代漕運「運法三變」新探
「碳」索綠色城市圈:環太湖城市圈協同減碳路徑探究——基於環太湖五市的碳足跡調查
近代通商口岸與區域國別問題研究——以汕頭為中心
災害、環境與慈善的相反相成——以乾隆朝直隸鄉村社會保障建設為中心
19世紀危機:清代中後期江南市場整合的動態變化及其解釋——基於多變數DCC-GARCH模型的分析
明清以來賦稅史料中「算位」問題研究
清代前期山西呂梁山區的荒地問題與社會結構變動——以石樓縣為例
馬車鐵路:在政府規制與市場選擇之間——晚清鐵路交通近代化的一個片斷
1935年漢江水災災情數據考
搖擺在政區與非政區之間:清代雲南直隸鹽課提舉司研究
政治史與軍事史研究
民主革命時期中共黨內巡視制度的歷史考察
1944年「豫西民變」考析
西漢歸德、中陽、西都地望考——以張家山漢簡《秩律》為中心
明代軍事組織的哨與分哨
唐代容府的設置與嶺南五府格局的形成
邊疆史與民族史研究
譚其驤先生與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近三十年來寧夏古史研究的新材料與新問題
明清時期邊疆民族地區縣域治理方式的多元化演進——以廣西宜山縣為中心
漢代「亞藩屬體系」下的民族格局研究——以夫餘國為例
明清時期邊疆地區的族群治理與區域社會變遷——以永安州莫氏家族為中心的考察
明清時期「苗疆」土司與「流官」政區疆界紛爭與化解——以黔楚蜀交界地區為例
文化史研究
李希霍芬山西考察的地理學價值芻議
整體與關聯:專題檢查在綜合性辭書編纂中的重要性——以《辭海》(第六版)為例
近代中藥的效用危機:以麻杏石甘湯為例
地方的景觀書寫與文脈建構——以《元和唯亭志》為中心
形式即意義:重農、勸農傳統與中國古代耕織圖繪製
河流倫理的三個維度:理論淵源、文化積淀與歷史實踐
地方的自我敘事與他者想象——明中晚期京口三山圖像中的視覺空間探微
顯揚忠烈:袁昶、許景澄「庚子上疏」事件的生成史考察
城市史與環境史研究
明代武昌府城江岸修築的初步研究
《榆林府城圖》與清代榆林城水患
近千年江蘇海陸變遷與灘涂鹽作的動態響應
近代上海外灘縱深區域人地關係演進探析
附錄 葛劍雄指導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後人員一覽表
編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