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探源論叢.第二輯 閆德亮 978752284262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52284262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華文明探源論叢.第二輯
ISBN:9787522842622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閆德亮
頁數:36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333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中華文明探源論叢》(第二輯)在2023年出版的《中華文明探源論叢》(全三冊)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了中華文明起源、發展、路徑、模式、要素、成果、理論、制度、禮儀等重大問題;從理論層面總結了新石器時代晚期文明發展的整體趨勢、環境因素;分析了不同區域文明進程的特點、模式;探討了中原中心形成的原因、早期文明演進的內在邏輯和決定因素、中原文化對周邊區域的多層面影響;討論了不同區域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梳理了古代中國信仰與觀念的發展。這些問題的研究對於進一步推動中華文明起源模式、內生動力、發展演變,以及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等重大理論問題的研究具有一定價值和意義。

目錄 良渚文化原始民主制度崩潰原因蠡測 何駑
良渚時期環太湖地區的水資源管理——以良渚古城為中心 徐峰
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的氣候變遷 黃尚明
紅山文化牛河梁遺址學術價值再解讀 郭大順
農業的起源及其意義 徐義華
「共識的中原」與史前「中原中心」的形成——兼論「最初的中國」的特質 李禹階
從大洪水到廣土定居:最初「中國」形成的地理空間及文化考論 李雙芬
河洛地區在中華文明形成與早期發展階段的重要地位 程有為
中原古代文明向閩江流域的傳播——兼論閩越文化中的徐舒文化因素 徐心希
早期中國文明內生性演進的內在邏輯闡釋 曹建墩 岳曉峰
如何衡量中國考古學與中華文明探源的進展 陳勝前
史前海岱地區大口尊傳播路徑研究 徐昭峰 王凱凱
從形制與紋飾看玉器和青銅器之間的文化傳承 徐峰
論三星堆文明與金沙文明的關係 朱乃誠
從龍山文化四種玉器的文化傳統看濮陽地區在中國文明形成中的重要地位 朱乃誠
龍的多維層面與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 向柏松
華夏本義考 黃懷信
從二里頭文化的人群構成看夏文化概念 梁雲 李盼盼
歷史記載與社會重構:夏商之際社會新秩序的建構 張利軍
論新石器時代鳥崇拜兼及月蛙信仰的起源 王小盾
從商周「貞」字義的變化看早期中華信仰的成長 謝炳軍
《山海經》與上古時代的「天」觀念 晁福林
《山海經》上古「天下之中」的南北建構 王德華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