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鑒與文學研究 (第一輯) 楊玉華 978756906891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四川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0
商品編號: 978756906891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文明互鑒與文學研究 (第一輯)
ISBN:9787569068917
出版社:四川大學
著編譯者:楊玉華
頁數:27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333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文明互鑒與文學研究》集刊以「互鑒共進」「共融共贏」為原則,立足前沿、著眼實踐、注重創新,堅持學術性、原創性和地域性特色,推動中華優秀文化及巴蜀文化傳承、發展與傳播。集刊將聚焦重塑文明觀和重寫文明史、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中國文學自主知識體系建構、「蜀學」復興與「學術川軍」、巴蜀文化及其數字化工程、巴蜀文學地理學研究、「一帶一路」文學藝術研究、交叉學科與新文科建設、區域與國別研究等問題的研究,尋找文明新形態的中國答案與文學路徑,旨在以跨國別、跨地域、跨文明、跨文化等諸多特徵考察多元文明互鑒背景下的文學研究新路徑,致力於傳承天府文脈和蜀學傳統,增強文明互鑒意識與地方文化自信,助力國家文化發展戰略。 本書為第一輯。

目錄

文明互鑒與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建構
詩歌靈魂論與印度文論話語體系研究
文明互鑒與一個文論體系的建立——解說「情采—通變」體系的中西文化背景
文明交流互鑒視野下的仁濟歷史文化
淺談面向東方的西方文明塑造與當代主張
焦慮·介入·體認:文化全球化語境下中國當代藝術的「中國性」表達
傳統文化及國際傳播研究
《琴史》人物系統及其功能
元雜劇《合汗衫》最早的英譯本
對話與發衍:互文性視角下的《趙氏孤兒》與《中國孤兒》
中西方文學與文論
論武陵桃源空間的聖化與宋元明清詩人的抒寫語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七十年比較文學美國學派與意識形態關係研究
情志範疇的文化探源、歷史流變、理論內涵及當代時效性研究
透鏡之思:從《人間詞話》的百年研究史和萬花筒談起
岡白駒《詩》學思想考論——以《毛詩補義》為中心
數字化時代經典作家的重構、研究與教學:以愛倫·坡為例
西方戲劇治療學前沿及其中國本土化傳播初況
精神性回歸: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文化書寫
從對所謂普世思想的批評角度剖析歐洲文化認同的心理障礙
「一帶一路」文藝研究
文學人類學視域中的印尼女作家阿尤·烏塔米小說探析
試論上海左翼大眾抗戰音樂運動的創作研究
巴蜀文化及其數字化
大文旅融合語境下的博物館文化傳播路徑探析——以三星堆博物館為案例
大熊貓國家公園背景下四川大熊貓文創發展的現狀與對策
學術會議綜述
「文明互鑒與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綜述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