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舒大剛,1959年生於湖北襄陽,祖籍重慶秀山。現任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貴陽孔學堂學術委員會副主席,四川大學國際儒學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海南省東坡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首席專家。主持完成中國孔子基金會重大項目《儒藏》編纂,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書》編纂;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孝經學史”“巴蜀易學文獻通考與研究”,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儒家文獻學研究”,國際儒學聯合會委託項目”中國儒學試用教材編撰”等。獲教育部一等獎,四川省政府一、二等獎,全球華人國學大典一等獎,全國古籍整理一等獎多項。
程興麗,1983年生於山西嵐縣。現為陝西理工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尚書》學、漢魏六朝文學文獻學研究。主持武漢大學2024年度《民藏》編纂工程課題一項,主持並完成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魏晉南北朝《尚書》學文獻整理與研究”,參與並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兩項。著有《書經講義》《魏晉南北朝<尚書>學研究》學術專著兩部,先後於《光明日報》《中國古典文獻研究》《敦煌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等期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
目錄
出版說明
凡例
《尚書》導讀
一、《尚書》概論
二、《尚書》的內容及其價值
三、《書》學要籍
《尚書》集注
卷一
虞書
堯典第一
卷二
虞書
舜典第二
卷三
虞書
大禹謨第三
皋陶謨第四
卷四
虞書
益稷第五
卷五
夏書
禹貢第一
卷六
夏書
甘誓第二
五子之歌第三
胤征第四
卷七
商書
湯誓第一
仲虺之誥第二
湯誥第三
伊訓第四
太甲上第五
太甲中第六
太甲下第七
成有一德第八
卷八
商書
盤庚上第九
盤庚中第十
盤庚下第十一
說命上第十二
說命中第十三
說命下第十四
高宗肜日第十五
西伯戡黎第十六
微子第十七
卷九
後記
影印師伏堂本《尚書大傳疏證》
前言/序言
儒學(或經學)作為主流學術在中國流行了2000餘年,形成了系統的經典組合、歷史傳承、學術話語等體系,積累了豐富的學術思想、制度設施和教育成果,我們今天所說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儒學無疑是其主體內容。
從《尚書》”敷五教”,《周禮》”鄉三物”,到孔子”文、行、忠、信”四教,以及他所培養的”德行”“政事”“言語”“文學”四科人才,儒學都以特色鮮明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作育人才,淑世濟人。可是,自從民國初年廢除”經學”科以後,儒學學科便被肢解分散,甚至被貶低拋棄,儒學研究和人才培養頓時體系不再,學科不存,繞樹三匝無枝可依。這極不利於民族文化自覺和當代學術振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