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執與言說-李頓調查團.中國.日本 史鑫鑫 張雅婷 楊師琪 978730528472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南京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30528472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爭執與言說-李頓調查團.中國.日本
ISBN:9787305284724
出版社:南京大學
著編譯者:史鑫鑫 張雅婷 楊師琪
頁數:21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330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中,「李頓調查團來華調查期間中方申訴研究」通過分析中國向調查團的申訴內容,指出報告書在事實陳述上接受中方立場,認定九一八事變是日本的侵略行動,且不認可偽滿洲國,同時激發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認同感,抗日救亡遂成為時代的主流。「國聯調查團與中國抵制日貨問題研究(1931-1933)」,通過探究中日雙方圍繞「抵制日貨」問題的爭論,揭示報告書中關於該問題的判定,指出中國政府與民眾愈加認識到不能全然依賴國聯,且外人愈畏懼抵貨,國人愈應進行抵貨。「九一八事變后中日輿論對壘——以《中國說》《日本說》為中心」,以兩份出版物為切入點,分析中日衝突輿論戰背後的因素,從國家輿論對壘現象探究輿論戰的輿情影響,將中日的輿論對壘視為一次政治操作,揭露輿論爭鋒的張力與限度。

目錄

序言
導論
上篇 李頓調查團與中方申訴
第一章 事件背景
第一節 國際背景
第二節 國內背景
第三節 派遣國聯調查團
第二章 中方申訴途徑
第一節 政府層面
第二節 民間團體及個人
第三章 中方申訴內容
第一節 揭露日方罪行
第二節 表達中方訴求
第三節 反駁日方謬論
第四章 中方申訴影響
第一節 國聯的態度
第二節 日方的反應
第三節 中方的應對
本篇小結
中篇 李頓調查團與中國抵制日貨問題
第一章 顛倒黑白:日本向李頓調查團申訴
第一節 國民攻府、國民黨與抵制日貨的關係
第二節 中國按制日貨的原因
第三節 與抵貨運動相關的「壓迫」僑民活動
第二章 義正詞嚴:中國對抵制日貨問題的回應
第一節 國民政府、國民黨與抵貨運動的關係
第二節 中國抵制日貨的原因
第三節 中國抵制日貨運動的合法性問題
第三章 權衡利弊:李頓調查團對抵貨問題的判定
第一節 《李頓調查團報告書》中對抵貨問題的判定
第二節 《李頓調查團報告書》對抵貨問題做出判定的原因
第四章 余后風波:《李頓調查團報告書》發表后引發的爭論
第一節 報告書發表後日本對抵制日貨問題的態度
第二節 報告書發表后中方關於抵制日貨問題的反應
第三節 國聯大會對抵貨問題的再度探討
第四節 最終報告書對中國抵制日貨問題的判定
本篇小結
下篇 李頓調查團與中日輿論對壘
——以《中國說》《日本說》為中心
第一章 硝煙漸起:成書背景
第一節 「九一八」事變及國聯調查團
第二節 各方輿論態度
第二章 鼓角齊鳴:宣傳者及宣傳內容
第一節 《中國說》的作者及作序者
第二節 《日本說》的作者及作序者
第三節 《中國說》《日本說》的主要內容
第三章 唇槍舌劍:中日辯爭的具體問題
第一節 「滿洲問題」
第二節 遵守還是違反國際條約
第三節 鐵路問題
第四章 戰事余煙:史料、現象與政治
第一節 從「史料」分析背後因素
第二節 從「現象」考察輿情影響
第三節 從「政治」思考歷史作用
本篇小結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