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法律文化在東亞之影響 何勤華 魏敏 孫曉鳴等 978720819211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87
商品編號: 978720819211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華法律文化在東亞之影響
ISBN:9787208192119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何勤華 魏敏 孫曉鳴等
頁數:42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222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包括了極具特色的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中華傳統法律文化延續千年,不僅在古代乃至今日仍舊影響著我國法律制度的形成與發展,並形成了獨樹一幟的中華法系,其立法智慧與法制技術深刻影響著東亞諸國。 本書則是以此為背景,將中華法系中深刻影響東亞國家的法制理念、法律制度、司法機構、法律智慧及各國吸收中華法律所呈現的特點和影響作一深入探討,力求將這一千年的法律文化講清楚、道明白,使讀者更加具象化了解中華優秀的傳統法律文化,以及有助於我國構建更加科學、自主的學術體系和法語體系、法律體系。

作者簡介

何勤華,1955年3月生,華東政法大學校長,教授,法學博士。兼任中華司法研究會副會長、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會長。 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982年1月考入華東政法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於1984年12月畢業,留本校法制史教研室任教。1992年10月起,作為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9年獲「第二屆中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稱號。2009年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的稱號。 著有《西方法學史綱》《20世紀日本法學》《中國法學史》《法律文化史譚》等多部作品,在法學類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180餘篇。

目錄

導論
一、本書之基礎性範疇
二、關於中華法律文化研究的學術史
三、中華法律文化對東亞之影響的形成、發展及特點
四、中華法律文化的特點及其在世界法律文明中的地位
五、中華法律文化與中華法系之關係
第一章 中華法律文化對日本之影響
第一節 中國古代法制理念對日本之影響
一、儒法東漸之基礎——佛教思想與漢字文化的東亞共有
(一)朝拜佛法:日本漢字文化的起點
(二)神佛之爭:物部氏與蘇我氏
(三)遣隋使:政治使臣和留學生(僧)混合模式的開啟
(四)遣唐使:文化吸收的全盛
二、儒法東漸的序章——聖德太子的改革
(一)第一部成文法:「憲法十七條」之謎
(二)改革的核心內容:「憲法十七條」的指導性意義
三、日本「律令時代」的確立——大化改新與律令的編撰
(一)律令法的編撰
(二)儒家倫理觀念對日本律法的影響
第二節 中國古代法律制度對日本之影響
一、律令時代的全面吸收
(一)天皇制度
(二)官僚制度
(三)土地和賦役制度
(四)軍事(兵役)制度
(五)司法制度
(六)家制度
(七)教育制度
二、武家時代的「律法中興」
(一)幕府法之概況
(二)明清律譯註
(三)幕府法對明律的吸收
(四)藩法中的明律
三、明治初期律法的影響
(一)《暫行刑律》
(二)《新律綱領》
第三節 中國古代司法機構設置對日本之影響
一、律令制下的司法機構設置
(一)太政官制度
(二)地方司法機構的設置
二、武家法時代的司法機構
(一)幕府中央的司法機構
(二)幕府地方的司法機構

第二章 中華法律文化對朝鮮之影響
第三章 中華傳統法律文化對越南之影響
附:中越法律大事記對照表
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