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的新型犯罪與犯罪法律後果體系研究 彭文華 978757641616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884
商品編號: 978757641616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數字時代的新型犯罪與犯罪法律後果體系研究
ISBN:9787576416169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著編譯者:彭文華
頁數:48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214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數字時代新型犯罪與犯罪法律後果體系的專門研究。數據技術的迭代造就了海量的數據規模和豐富的應用場景,也因此引發了數據要素價值釋放路徑的多元化,催生出日益嚴峻的數據安全風險。數據經濟的蓬勃發展給新型數據權益的保障、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以及著作權的刑法保護等問題均帶來了新挑戰。近年來,隨著我國刑事犯罪結構發生重大變化,輕微刑事犯罪大幅攀升,如何審慎評價與看待輕罪入刑與犯罪圈的擴張,以及完善與之相應的犯罪附隨後果制度體系,都是值得探討的課題。此外,在犯罪體系發生重大變化以及制裁方法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探討犯罪法律後果體系及其優化,無疑具有積極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作者簡介

彭文華,男,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人。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院長、教授、法學博士及博士后。兼任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上海市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理事、蘇州市委政法委法律顧問、蘇州市和張家港市政府法律專家顧問、蘇州市公安局法律專家顧問、蘇州市信訪局疑難刑事案件法律諮詢專家等。主要研究方向為刑法學,重點領域為犯罪定量、犯罪論體系、量刑及人工智能刑法等。 在《法學研究》《法制與社會發展》《法商研究》《法學家》《現代法學》《法學》《法律科學》《法學評論》《比較法研究》《環球法律評論》《政治與法律》等各類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60餘篇,約20餘篇文章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刑事法學》等轉載。獨著、合著、主編、副主編《犯罪既遂原理》《犯罪構成本原論及其本土化研究》《刑法總論》《刑法分論》等10餘部。主持國家級、省部級項目6項。榮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優秀論文一等獎、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優秀論文(2012~2016)二等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蘇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獎勵。曾赴韓國以及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和訪問。

目錄

第一單元 數字經濟時代的罪刑問題與犯罪治理研究
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的中國犯罪論自主知識體系 牛忠志
自駕車使用者的刑事責任問題 周銘川
個人信息保護法與刑法銜接適用的三重維度 童雲峰
誤區、機理與模式創新:量刑智能輔助的中國實踐 駱多
刑法中數據安全法益的雙層結構之提倡 史藝婕
第二單元 新型熱點網絡犯罪疑難問題研究
論網絡犯罪的看門人規制 單勇
冒用人臉識別信息行為的刑法規制 周遵友 蔣炎
Web 3 0時代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保護法益的重構與運用 潘華傑
涉第三方支付平台侵財犯罪的定性難點——基於對「盜騙交織」行為的認定 王道元 韓承昊
涉個人信息犯罪之刑事治理體系建構——類型化法益觀之進路選擇 孔杏如 于嘉儀
第三單元 輕罪治理的罪責問題與刑事政策
輕罪化立法設想的現實衝突及解決路徑 張勇 李長青
微罪刑事司法政策的選擇 黃何
從消極治罪到積極治理:中國特色輕罪治理體系的反思與轉型 袁方
《刑法》第13條但書出罪機制的反思與重構 左智鳴
第四單元 犯罪法律後果體系研究
對罪犯子女的資格限制是否應予取消? 廖天虎 余益林
緩刑裁量模式實證研究——基於4238份危險駕駛罪裁判文書的實踐檢視 劉崇亮
犯罪所得刑事追繳退賠的制度缺陷與完善 鄧小俊
輕罪治理視域下犯罪前科的制度重塑與消除限度 李永超
犯罪附隨後果制度的完善:方案選擇與制度構建 劉志偉 鄒考
第五單元 職務犯罪司法認定中的疑難問題
論貪污賄賂犯罪輕罪體系的構建 張兆松
刑法上違法所得客觀範圍的實質判斷規則 楊軍
論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中「影響力」的司法認定標準——一般人標準之提倡 張浩朋
騙取型貪污罪之「利用職務便利」探析 韓金泥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