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數字時代新型犯罪與犯罪法律後果體系的專門研究。數據技術的迭代造就了海量的數據規模和豐富的應用場景,也因此引發了數據要素價值釋放路徑的多元化,催生出日益嚴峻的數據安全風險。數據經濟的蓬勃發展給新型數據權益的保障、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以及著作權的刑法保護等問題均帶來了新挑戰。近年來,隨著我國刑事犯罪結構發生重大變化,輕微刑事犯罪大幅攀升,如何審慎評價與看待輕罪入刑與犯罪圈的擴張,以及完善與之相應的犯罪附隨後果制度體系,都是值得探討的課題。此外,在犯罪體系發生重大變化以及制裁方法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探討犯罪法律後果體系及其優化,無疑具有積極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作者簡介
彭文華,男,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人。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院長、教授、法學博士及博士后。兼任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上海市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理事、蘇州市委政法委法律顧問、蘇州市和張家港市政府法律專家顧問、蘇州市公安局法律專家顧問、蘇州市信訪局疑難刑事案件法律諮詢專家等。主要研究方向為刑法學,重點領域為犯罪定量、犯罪論體系、量刑及人工智能刑法等。 在《法學研究》《法制與社會發展》《法商研究》《法學家》《現代法學》《法學》《法律科學》《法學評論》《比較法研究》《環球法律評論》《政治與法律》等各類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60餘篇,約20餘篇文章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刑事法學》等轉載。獨著、合著、主編、副主編《犯罪既遂原理》《犯罪構成本原論及其本土化研究》《刑法總論》《刑法分論》等10餘部。主持國家級、省部級項目6項。榮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優秀論文一等獎、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優秀論文(2012~2016)二等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蘇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獎勵。曾赴韓國以及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和訪問。目錄
第一單元 數字經濟時代的罪刑問題與犯罪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