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城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發動機。在城市化進程中,作為重要社會問題的城市貧困,既體現為城市發展的基本代價,也體現為社會變遷的結構性後果。作為人的活動與地理空間的互動結果,城市治理活動根本上是一種社會治理過程,城市安全本質上是社會安全的空間體現。城市融入需要立足城市權利的基本邏輯,堅持城市發展中人的尺度。伴隨著城市數字化的轉型,數字貧困成為一種新型貧困。數字時代的城市反貧困需要立足城市政治的數字邏輯,消除數字貧困,使數字城市成為數字權利的共同體。 世界城市化的經驗也表明,城市貧困有著複雜的背景。對貧困的反思最終把城市推向前台,並使之具有了社會科學思辨中「方法」的地位。本書面向政治學、社會學、城市研究領域的學生和研究者,指出了將城市作為「方法」以理解城市貧困的方法論。城市不僅是中國觀察世界的窗口,而且是世界閱讀中國的平台,更是一般社會科學理論與中國實際交互作用的成果。作者簡介
姚尚建,1970年生,江蘇連雲港人,法學博士。現任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政法大學政府理論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政治學會理事、上海市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會理事等。主要從事政府理論研究。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上海市社科規劃項目等十余項。著有《責任政黨政府研究》《流動的公共性:區域政府研究》《風險化解中的治理優化》等,在學術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九十余篇,作品先後獲上海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上海市第十屆鄧小平理論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著作類二等獎。目錄
導論 當城市成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