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郭敏曉,畢業於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獲學士及碩士學位,現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從事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領域科學與政策問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重點行業溫室氣體減排,能源開發利用的生態環境影響,碳定價機制,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減汙降碳協同治理等。承擔或參與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領域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研究工作,參與多項國家重大政策文件的研究與起草工作。曾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國際合作司等借調工作,是全國人大生態環境法典編纂工作專班成員。在《經濟日報》《中國環境科學》《生態經濟》《中國能源》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及評論文章 數十篇。
目錄
第一章 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及水泥行業減排形勢
一、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成為全球大勢所趨
二、全球能源體系由化石能源主導向低碳能源轉變
三、我國具備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有利條件
四、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碳達峰碳中和進程處於關鍵期
五、水泥行業碳排放形勢及我國有關減排政策
六、水泥行業亟待探索創新深度脫碳路徑
第二章 水泥行業碳排放核算方法及未來碳排放趨勢
一、水泥生產中的碳排放來源及核算方法
二、國內外研究機構對於水泥行業碳排放未來趨勢的判斷
第三章 水泥行業重大碳減排技術綜述
一、新型加熱/燃燒技術
二、低碳水泥熟料、低碳水泥和新型膠凝材料
三、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
四、替代燃料技術與協同處置技術
五、粉磨領域節 電技術
六、新型二代幹法水泥技術
七、數字化改造升級
八、主要技術應用展望
第四章 水泥企業未來碳排放測算模型構建
一、模型構建思路
二、模型公式體系
目錄第五章 水泥企業低碳發展的關鍵指標分析和展望
一、產能產量展望
二、原料結構展望
三、能源結構展望
四、節 能提效展望
五、碳移除和碳匯展望
第六章 我國水泥行業近中期低碳轉型重點路徑和任務
一、總量控碳:繼續優化產能結構
二、材料降碳:減少碳酸鹽原料用量、推動水泥產品減量化
使用
三、用能去碳:供需互動推動能源變革
四、系統減碳:全系統節 能和提高能效
五、末端匯碳:創新碳捕集利用及碳匯
六、精細管碳:內外結合提升碳管理能力
第七章 典型企業低碳發展實踐
一、海螺集團
二、華新水泥
三、中國建材集團
四、冀東水泥
五、東華科技重要術語索引參考文獻附錄1熟料的過程排放因子及常用非碳酸鹽替代原料的扣減係數
附錄2水泥和熟料主要能耗限額指標的國家標準附錄3水泥行業碳減排重要政策文件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