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史 (第2版) 崔林 978756573813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75
商品編號: 978756573813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媒介史 (第2版)
ISBN:9787565738135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
著編譯者:崔林
叢書名:新聞與傳播核心教材系列
頁數:22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177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與所有人文社會學科一樣,媒介史的教學和研究對於這個學科而言是最為基礎性的內容,它不具備這個學科目前更為看重的應用性和操作性,但顯然,不了解媒介發展變遷的歷史過程和基本規律,媒介的從業者、研究者、學習者就會像失去記憶一般,對媒介的現實無法理解和把握,對媒介的未來也無從預測和判斷。在信息化、數字化、數據化浪潮引發的媒介變革令人應接不暇的當下,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 本書為《媒介史》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作者對全書進行了案例更新、加上了融媒體時代媒介變化及更新的內容,作者對於每一章都進行了細緻的處理。從每一章的標題上你大致可以看到,每一種媒介至少都是一對複雜關係的結合體。媒介與人一樣,都存在於關係之中,而本書希望能夠有所呈現的最大一對關係的關鍵詞就是:媒介與文明。

作者簡介

崔林,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南加州大學、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媒介史論、互聯網、媒體融合等。 霍英東基金課題獲得者,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重大課題核心成員;完成研究報告數十部。 出版多部專著與教材;發表論文數十篇並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參与主創多部大型紀錄片並獲「五個一工程」獎、「金熊貓獎」。

目錄

第一章 口語:智能時代與全感傳播
第一節 智能時代的開啟
第二節 語言的產生
第三節 口語的優勢
第四節 口語的局限
第二章 延伸:時空突圍與傳播偏向
第一節 口語的突圍
第二節 時間型媒介
第三節 空間型媒介
第四節 媒介的延續
第三章 文字:抽象符號與文化啟蒙
第一節 文字的沿革
第二節 文字的媒介特徵
第三節 文字與軸心時代
第四章 邸報:傳播奇迹與靜態紙媒
第一節 延續千年的傳播奇迹
第二節 相對靜止的媒介形態
第三節 朝政傳播範式
第四節 邸報與Newspaper
第五章 報刊:政黨「喉舌」與獨立媒介
第一節 報紙的誕生
第二節 政黨報紙
第三節 商業報紙
第六章 電報:電訊革命與新聞壟斷
第一節 電報發明與電訊革命
第二節 通訊社的創立
第三節 電訊壟斷與世界通訊格局
第七章 廣播:無遠弗屆與聲響幻境
第一節 從無線電報到大眾媒介
第二節 抒情表意的聲響幻境
第三節 舊媒介的新生
第八章 電視:大眾巔峰與人際擬態
第一節 從發明到普及
第二節 電視產生的衝擊與改變
第三節 中國電視的發展沿革
第四節 電視的媒介特性
第九章 網絡:數字連接與虛擬生存
第一節 網絡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網絡的媒介特性
第三節 互聯網與數字文明
第十章 手機:移動交互與智慧文明
第一節 手機的發明與普及
第二節 手機的媒介特性
第三節 隨身攜帶的智慧文明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