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詩意的語言和充滿哲理的敘述,為讀者呈現了一個關於自然、存在和精神世界的多維度視角。
《都是好的》內容共分五部分,分別為:望山、長流水、知今日、夜與夜、沉影之心。
作者簡介
田永剛,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高級研討班學員,中詩網第六屆簽約作家。作品見於《文藝報》《解放日報》《星星》《延河》《詩歌月刊》《鴨綠江》等六十餘種報刊,並入選《天天詩曆》《中國短詩精選》《中國詩歌年選》等多種詩歌選本,部分作品被《讀者》《中外文摘》等刊轉載。出版散文集《遭遇一棵樹》《在路上》。
目錄
第一輯 望山
對談
一個人和一座山
山中趣
在山中
人與山
下山
山谷中的春天
相較而言
沉默高柏山
山之斷想
大山之心
看一座山
百丈滌觀瀑布
山上的雨
山與山
望山
在山頂,和一株刺槐一起唱歌
面山抒懷
乾坤灣黃河棧道
坐山觀落日
海納百川
第二輯 長流水
一場夜雨帶星光而來
一條河流過它的故鄉
無關的雨
晚雨
他鄉的雨
雨天
點滴與落雨
第三輯 知今日
第四輯 夜與夜
第五輯 沉影之心
精彩書摘
對 談
出頂的黃昏,還是有別於山下的
一個孩子爬上來,就長大了
他看的出高低、遠近
能面對空蕩的山谷和無垠之地
靜靜地坐下來
如果你在山頂遇見
那個觀落日的背影
可以走上前聊上幾句
命運煮酒,晚霞作餐
幾聲晚歸的鳥鳴作曲
輕風能承擔起種種無言之痛
待談到了小城、街巷和前日燈火
最先說起夢境的人
一定也願意傍山而居
那時候,人間已老,草木枯黃
而此刻,談興將盡,夜幕籠罩
登高之人,已沒什麼放不下的
一個人和一座山
自從搬到這裡
窗前這座山
就成了我眺望的目標
黃昏時滾動落日
夜深了就掛起月亮
晨起還能被一對鳥翅拍打
待風雨來時
就做一幅滴水的油畫
有多少個無意的瞬間啊
一個人和一座山
像仙,擁有了一句詩的語言
有多少個無意的瞬間啊
一個人面對一座山
像愛,遇到了起點
山中趣
它們為團夥林立的人間,留下定語和量詞
它們為困苦低俗的塵世,留下征服和歸隱
它們有李白的飛流,有杜甫的昏曉
它們有白居易的燒炭翁,還有王維的鳥鳴澗
在攀登的路上,我們吟誦歷史的遺風
風吹流雲,雲雨瀟瀟
亭台處,且再吃一杯清酒
回首間,多是相似的愛恨離愁
多有死不悔改的凡人和覓地而葬的訴求
在山中
既然已身在山中,索性多留幾重迷障
清醒是一件容易讓人脆弱的事情
還是模糊些,每天看的更近一點
這樣,那些能讓人困擾的事物裡
可以刪去遠方,只餘下詩
如果詩也在山中,得記得每天問好
讀它、唱它、讚美它,適當的時候
加上雲雨、霧露、清風和畫外之音
那些孤獨的無助的徒勞的彷徨的字詞
需要群居,需要交往,需要安慰與陪伴
這樣,那些風花雪月的事情
才能稱為迷障,癡纏我們了了的一生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