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入蜀記》是南宋著名文人陸遊在赴蜀途中所作的旅行日記,共六卷,被譽為中國古代長篇遊記的開創之作。 作為陸遊一生中最具紀實性和文學價值的作品之一,它不僅記錄了作者橫跨長江、穿越三峽的旅程,更呈現了當時自然景觀、人文風貌與社會風俗的生動畫面。 猶如一部文字版的旅行紀錄片,它所描繪的山川、城市、民俗和歷史沿革,展現了中國宋代長江中下游的自然地理、風土人情、交通狀況與文化氛圍,堪稱一部詳盡的「時空地圖」。 通過《入蜀記》,我們也得以窺見宋代社會的盛況與陸遊個人的理想抱負,尤其是他對自然景觀的細膩觀察與對歷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全書夾敘夾議、評古論今,融詩文、金石、風物與歷史於一體,展現了陸遊獨特的文學魅力與行者精神。無論是對長江水道的描述,還是對各地名勝古迹的考察,亦或是對地理人文的細緻考證,都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文化資料。 蘇州大學錢錫生教授對《入蜀記》中出現的人名、地名、風土人情等做了校注,引經據典,校注精良。 本書四色彩印,配30餘幅插畫,源自明張谷的《水程圖冊》、清張寶的《泛槎圖》、清蕭從雲《太平山水圖》以及《萬曆長江圖》等圖冊和古籍,經修復和上色(部分原來是黑白圖),與原文所記地名、風景名勝相得益彰,若合符契。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陸遊的旅行軌跡與他所見的山川風貌。 讀者可隨陸遊的文字,沿圖片脈絡完成一次古代長江的「虛擬旅行」。 此書不僅是研究宋代歷史與文化的重要文獻,也是古代遊記文學的經典之作,值得每一位熱愛歷史、文學與文化的讀者細細品味。作者簡介
錢錫生,1962年生,張家港人,1979—1983年就讀於徐州師範學院中文系,1987—1990年進入蘇州大學中文系,師從楊海明先生攻讀碩士學位,后又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現為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詞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著有《唐宋詞傳播方式研究》《不器齋詞學論稿》,主編《化古為新——唐宋詞對前人詩歌的接受》等。目錄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