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逸周書》是一部成於眾手、篇目魚龍混雜、在漢代沒有師承、在四庫時代屈居別史的先秦典籍,其中最有史料價值的部分是寫成於西周時期的數篇。作者整理、歸納諸家之說,得出當今學術界最具有共識性的西周篇目是《克殷》《世俘》《商誓》《度邑》《皇門》《祭公》六篇。本書圍繞《逸周書》西周六篇,展開了一系列研究。在第一章中,作者對西周六篇的西周屬性逐個進行了質疑,並化解質疑。第二章以單篇為單位,針對每一個西周篇目提出一個問題並解決。第三章立足「書」類文獻概念,談西周諸篇與「書」類文獻的關係,並討論「書」類文獻的文學特徵。第四章從人物入手,談西周諸篇的君臣群像,並在此基礎上討論歷史文獻的文學特徵。第五章論了西周諸篇中客觀存在的六種文學修辭,討論修辭的「藝術」維度及西周諸篇的文學自覺性。第六章考訂了西周諸篇的文學成熟情況及其在先秦文學中的位置,併為西周諸篇尋求了一個文學史定位。附錄一對《逸周書》西周諸篇的佚文進行了整理,並討論其佚失原因。附錄二對《逸周書》西周六篇進行了版本匯校。附錄三對《逸周書》西周六篇進行了點校。附錄四對清嘉慶時期的周光霽本《汲冢周書》進行了介紹。附錄五對常被視作西周篇目的《芮良夫》的成篇年代進行了討論,否定其西周性質。作者簡介
王文意,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后,博士期間師從王青老師。從本科起,長期致力於《逸周書》、《尚書》、清華簡等相關領域的文學、文獻學研究,讀博期間發表4篇CSSCI來源期刊論文。目錄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