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蘇東坡》是一部長篇傳記,從政治、文學、情感等方面生動立體地再現了蘇東坡的形象。蘇東坡一心為民,體恤百姓,剛直不阿,為民謀福,是百姓眼裡的”活菩薩”,是中國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是千百年來文人的典範。蘇東坡年少得志,後歷經坎坷,與妻子王弗、王閏之,知己小蓮、王朝雲扶持著走過大宋的許多山水,一路蘇東坡廣交好友,廣施好事,忠君愛民,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更是寫下許多不朽的名篇,流傳後世。本書所講述的,正是蘇東坡大江東去、波瀾壯闊的一生。
作者簡介
 冷成金,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蘇軾研究專家,歷史雜談作家,中國蘇軾研究會副會長,李清照、辛棄疾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和傳統文化研究。學術論著頗豐,代表作有《蘇軾的哲學觀與文藝觀》《中國文學的歷史與審美》《唐詩宋詞研究》等,在國內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力。在電視劇《蘇東坡》中擔任編劇,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重要貢獻。
目錄
一 新婚
二 離蜀
三 文爭
四 青萍之末
五 朝堂激辯
六 殿試風波
七 母喪丁憂
八 濟民
九 絕交碑
十 家事國事
十一 初放鳳翔
十二 為民
十三 太守
十四 小蓮妹妹
在線試讀
王方向周圍一揖:”諸位,這池子在我家的田畝之中,池中的魚兒只要聽到有人拍手就遊過來,甚是靈異。但這池子歷來無名,諸位風雅,不知可否賜名?”
一個長相俊雅的書生搖頭晃腦地說:”聽說王家小姐是位才女,何不讓小姐取名?”另一書生趁機起哄:”莫不是要題名招親吧!”依宋時的風俗,這類言語倒也不算無禮。王弗也大方,只是羞澀地一笑。王方說:”在下是真的想為這池子題名。”
最先說話的書生率爾應道:”我說呢,不如題作‘叫魚池’。”眾人聽了,哄然大笑。那個起哄的書生說:”哎,兄台不雅,依小弟看,不如叫作‘看魚池’!”又一書生出來打趣說:”既然一拍手這魚兒就過來,不如就叫‘拍魚池’。”眾人哄笑,另一個書生走上前,笑道:”依在下看,不如叫作‘戲魚池’。”王方似有贊許之意。
這時蘇軾站了出來,朗聲道:”何不叫作‘喚魚池’!”王弗一驚,偷偷向蘇軾看去。眾人也恍然大悟,低聲議論稱是。王方大喜,認為此題甚好,上前請教蘇軾姓名。蘇軾一揖,說:”不敢,學生蘇軾,還請前輩指教。”王方稍一遲疑,問道:”啊,那閣下是否認識蘇洵蘇明允啊?”蘇軾說:”正是家父。您認識家父?”王方笑道:”曾經同年趕考。怪不得呢。蘇公子能否一併題名?”蘇軾說:”那小侄就唐突了。”老僧吩咐小和尚送上筆墨,蘇軾在岩石上題寫了”喚魚池”三個大字。
想到這裡,蘇軾把蓋頭全部挑開。十六歲的王弗光彩照人,一副大家閨秀的氣派。蘇軾彎腰細觀,王弗羞紅了臉,低下了頭。蘇軾仍凝神端看王弗。
王弗羞澀地說:”相公如此看人,羞煞人了。”蘇軾笑道:”人雲:‘樓上觀山,城頭觀雪,燈前觀月,舟中觀霞,月下觀美人,是為會觀。’殊不知紅燭之下觀新娘別是一番情景。”王弗笑道:”青春易老,花容易褪,不知那時,夫君又當如何?”蘇軾道:”所謂‘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姻緣前定,豈是人力可為!”蘇軾本是無心之語,但王弗一愣,覺得新婚之夜自己不該引丈夫說這些沒來由的話,心中隱隱感到不安。
王弗德、才、貌俱全,或許是天妒紅顏,王弗後來早逝,終未能與蘇軾白頭偕老,此似為讖語。
王弗眼睛裡掠過一絲惶恐,蘇軾沒有察覺。王弗緩緩倚在蘇軾身邊,任丈夫輕輕取冠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