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災變-自然災害下我們如何生存 露西.瓊斯 978754288287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54288287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大災變-自然災害下我們如何生存
ISBN:9787542882875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
著編譯者:露西.瓊斯
頁數:25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004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我們和自然災害的關係,從「難得一見」到「隨處可見」,與自然災害共存是未來數千年人類要有的能力。 但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面對自然災害的意識卻沒有發生太大改變,還存在四種心理——:一、僥倖心理:自然災害報道其實很多,但覺得離自己很遠;二、輕視心理:政府部門應急機制不健全,重工業企業一味追求經濟增長忽視環境保護;三、恐懼心理:雖然很短暫,但看到自然災害的報道時,對周邊的環境憂心忡忡;四。創傷心理:災后重建時,災區人民的PTSD。記錄近2000年的11次大災變,講述面對不可抗力該怎麼生存。 閱讀這本書,可以收穫奇觀式的炸裂感,在大自然的強度面前,感受人類的渺小。 可通過本書,掌握地震、颶風、洪水、火山、海嘯這個幾種類型的自然災害的發生機制。 對於自然災害,也是「誰痛苦,誰改變」,與自然災害不確定性相互映照的,是人類對生存的渴望和思考。

內容簡介

地震、洪水、海嘯、颶風和火山,這些災難都來自賦予我們星球生命的力量。地震給予我們自然的泉水,火山造就肥沃的土地。只有當這些力量超過我們的承受限度時,它們才成為災難。總體來看,這些事件塑造了我們的城市和城裡的建築,並影響了我們思考、感受、鬥爭、團結和祈禱的方式。一部自然災害的歷史,就是一部我們自身的歷史。本書由地震學家執筆,寫出了一部扣人心弦的自然災害史、災害對人類文化的衝擊以及看待未來災害的新思路。

作者簡介

露西·瓊斯(Lucy Jones),曾在美國地質勘探局任地震學家達33年,離任前是勘探局的風險排除科學顧問。她也是加州理工大學的助理研究員,曾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在布朗大學獲中國語言文學碩士學位。

目錄

引言 想象一個沒有洛杉磯的美國
第一章 硫黃和火焰從天而降:羅馬帝國龐貝,公元79年
第二章 埋葬死者,餵飽活人:葡萄牙里斯本,1755年
第三章 最大的浩劫:冰島,1783年
第四章 我們忘記了什麼:美國加州,1861-1862年
第五章 尋找斷層:日本東京-橫濱,1923年
第六章 當河堤垮塌:美國密西西比,1927年
第七章 群星失諧:中國唐山,1976年
第八章 漫無邊際的災難:印度洋,2004年
第九章 敗局研究: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2005年
第十章 審判災難:義大利拉奎拉,2009年
第十一章 無福之島:日本東北部地區,2011年
第十二章 用設計來防災:加州洛杉磯,未來的某個時候
致謝
註釋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