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創新性地將網絡分析方法引入歷史學領域 本書採用網絡理論,分析北美華人跨太平洋的改良與革命活動,深入探討這些運動如何在北美華人與祖國、其他亞太華人社區以及美加社會的互動中帶來深遠變革,並塑造了清末民初的國內政治格局。 獨家挖掘大量珍貴的一手檔案資料 本書充分利用北美地區的大量稀見中英文史料。主要檔案來源包括加拿大洪門致公堂文件,美國多家圖書館所藏保皇會及其後繼憲政會、憲政黨的史料。通過這些珍貴材料,書中對康有為、孫中山等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及美加華僑領袖的政治活動展開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在人物關係和組織網絡的互動上有全面的呈現。 引人入勝的歷史敘事 本書部分章節了採用文學化筆觸,生動描繪康有為、孫中山等政治人物的生平、活動和內心世界,使得作品在細膩的刻畫中充滿回味。內容簡介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中國在激烈的改良和革命中經歷了破除帝制和走向共和的艱難曲折歷程。在改良與革命的風潮中,成千上萬散居海外的華僑與國內的政治運動保持了緊密聯繫。 本書利用鮮為人知的北美史料與新的網絡分析方法,探討了1898至1918年間北美唐人街的改良與革命運動如何影響中國政治變革及跨太平洋華人社會改造。特別的是,康有為、孫中山等政治人物的跨國活動引導了北美華人加入改良派或革命黨,為中國建立君主立憲或共和國進行了愛國鬥爭。這些改良和革命團體包括最早的華人婦女政治組織,發起了1905年反對排華種族主義的跨太平洋抵制美貨運動,並支持了1911年前後的國內立憲改革和共和革命。通過對北美和跨太平洋華人改良與革命的各自起源、相互關係及其廣泛影響的深入分析,本書為中國近代史、華僑史及北美華人史研究都作出了重要貢獻。作者簡介
陳忠平,南京大學歷史系1977級本科學士畢業,並於1984年獲得碩士學位,此後在南京師範大學任教,1987年榮獲國家教委首批青年社會科學基金。1990年前往美國夏威夷大學攻讀博士,畢業後任教於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現為維多利亞大學歷史系終身教授。主要研究興趣包括明清小冰期(1400—1900)環境經濟史、清末民初社會政治史及全球華人通史,發表中英文論文50餘篇及專著、論文集6部,最新著作《跨太平洋的北美華人改良與革命,1898—1918》由斯坦福大學出版社2023年出版。目錄
圖表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