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復旦大學中國金融史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平繼《微觀金融史:一個銀行職員的檔案尋蹤(1921-1942)》之後又一力作; 一部微觀史,在新華銀行大事小情中捕捉時代風貌; 一部金融史,在金融界風雲變幻中看清銀行業發展之道。內容簡介
本書翔實記錄了1949-1952年的四年間,新華信託儲蓄商業銀行歷經解放、接管、重組、改制等,從一家官商合辦銀行成功轉變為公私合營銀行的全過程。 全書以歷史檔案為基礎,在報紙刊物等歷史文獻的字裡行間挖掘、爬梳相關史料,細緻還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新舊體制轉換階段的人民生活與社會風貌,不僅在宏觀層面反映了銀行業的發展變遷,也從微觀視角刻畫了新華銀行管理層及其職員在典型事件中的擔當、作為與精神,展現了時代與個人的互動,彰顯了舊金融業順應潮流、走向新生的歷史必然性。 該書是作者繼《微觀金融史:一個銀行職員的檔案尋蹤(1921-1942)》之後,在微觀金融史研究領域的又一新探索。作者簡介
劉平,1963年出生於浙江杭州,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先後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監管局等。現任廣發銀行上海分行紀委書記,復旦大學中國金融史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市檔案館上海金融檔案史料中心特約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近現代中國金融史,在《史林》《史學月刊》《銀行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著有:《大象無形:青年思想教育札記》《近代中國銀行監管制度研究(1897~1949)》《從金融史再出發:銀行社會責任溯源》《民國銀行練習生記事》等,編纂有:《稀見民國銀行史料叢編》(目前已出版四編)。目錄
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