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構生命-身體殘疾與當代文學創作 鄧利 978756907046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四川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6
商品編號: 978756907046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重構生命-身體殘疾與當代文學創作
ISBN:9787569070460
出版社:四川大學
著編譯者:鄧利
頁數:41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9743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本書首次對我國殘疾人作家的創作進行系統總結和闡析。論著從社會場域入手,探討新時期以來我國殘疾人作家得以發展的原因,研究指出,機構團體場域和媒介場域對殘疾人作家創作的影響不是簡單的背景因素,而是滲透到殘疾人作家的創作中,成為殘疾人作家創作的構成成分。論著提出,對生命倫理的思考是殘疾人作家創作的生命,內傾化的創作視角是殘疾人作家創作的軀體,補償性的敘事手段是殘疾人作家創作的衣衫,多重社會場域是殘疾人作家創作賴以生存的土壤,而統攝殘疾人作家創作的核心則是浪漫主義精神。浪漫主義的精神特質是殘疾人作家創作的靈魂。

作者簡介

鄧利,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文學博士,博士生導師。1967年生於四川省攀枝花市,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與教學。參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子項目的主持完成工作,主持完成多項國家、省級重點和一般項目。

目錄

緒論
一、問題的緣起
二、研究現狀
三、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四、身體哲學:闡釋殘疾人作家創作的理論基礎
五、研究思路
六、學術思想、學術觀點、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創新
第一章 創作主題:生存倫理
第一節 命運:悖論
一、難逃命運
二、與命運抗爭
第二節 殘疾之痛:改造性接受
一、殘疾之痛
二、「聽天命」與「盡人事」
第三節 婚戀:「我們的婚戀」和「他們的婚戀」
一、「我們」眼中「我們的婚戀」
二、「我們」眼中「他們的婚戀」
第四節 對他人的體認:向善性追求
一、以父親為代表的男性:仁義之士
二、以母親為代表的女性:受難者和拯救者
三、朋友:有情有義
四、特點
小結
第二章 創作視角:內傾化
第一節 自傳文學:預設讀者
一、自傳和自傳文學
二、在場的缺席
三、預設讀者:身陷逆境中的人
四、教化意圖
五、螺旋式的上升結構
六、敘述者的評論干預
七、病體式的言說方式
第二節 散文和詩歌:殘疾人主體形象的展現
一、悄然崛起
二、心理基礎:宣洩情感
三、抒情方式:獨語體
四、審美取向:坦誠和質樸
五、意義:開拓領域
小結
第三章 敘事方式:補償性創作
第一節 生理性補償:身體不同器官的互補
一、共同性:彌補性想象
二、差異性:生理器官的互補
第二節 體驗性補償:民俗描寫
一、物質民俗
二、社會民俗
三、精神民俗
四、語言民俗
五、特點、價值和意義
小結
第四章 文學創作:生命的自救
第一節 心理傷害:焦慮
一、焦慮心理的產生
二、焦慮的表現形式
三、對焦慮的反應
四、焦慮心理與文學創作
第二節 救贖(一):重拾自我價值
一、通過文學創作重拾自我價值的體現
二、通過文學創作實現自我價值的效果
第三節 救贖(二):釋放情緒
一、通過文學創作釋放情緒的體現
二、通過文學創作釋放情緒的效果
第四節 救贖(三):提升精神
一、通過文學創作提升精神的體現
二、通過文學創作提升精神的效果
小結
第五章 社會場域:機構團體和媒介
第一節 機構團體:幫扶
一、搭建平台
二、培訓與提高
三、鼓勵、激勵
第二節 媒介場域:助推
一、紙質媒介場域
二、網路新媒體
小結
結語 浪漫主義精神特質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